百时美施贵宝“砸锅卖铁”成功瘦身记

2016-07-09 06:00 · 李华芸

许多著名制药公司开始推崇BMS的模式,显而易见,在近十年里,BMS成为瘦身最成功的大型制药公司之一。其更是放弃了他们经营多年的糖尿病业务,转身进军相对较新的生物制药领域,改变了传统的经营模式。目前来看,BMS的瘦身还是成功的,也让减肥瘦身成为制药行业全新的流行趋势。


当制药巨头在进行大规模收购邀约的时候,另一个规模更大的变化正在席卷整个制药行业,这就是推崇“小而美”的趋势下,大型制药公司有意为之的瘦身。

从2014年开始,好几家大型制药公司都开始瘦身,比如默沙东,选择剥离消费者健康业务,赛诺菲出售了价值近80亿美元的mature drugs业务,诺华也在打造其癌症治疗业务时,裁减了4个部门。

许多著名制药公司开始推崇BMS的模式,显而易见,在近十年里,BMS成为瘦身最成功的大型制药公司之一。其更是放弃了他们经营多年的糖尿病业务,转身进军相对较新的生物制药领域,改变了传统的经营模式。

目前来看,BMS的瘦身还是成功的,也让减肥瘦身成为制药行业全新的流行趋势,家大业大的BMS为何一言不合就砸锅卖铁呢?这才是值得深入探究的关键。

BMS为自救寻求出路

以前在BMS的战略手册中似乎从未有过瘦身这个词。

1989年,百时美(Bristol-Myers)与施贵宝(Squibb)合并后,它们成为全世界第二大制药公司。两家公司都是保健行业的巨头,而且都拥有骄傲的发展历程。

无论是之前的独立公司,还是合并后的公司,百时美和施贵宝一直都是由多家公司组成的小型俱乐部,且自《财富》美国500强排名问世以来,一直榜上有名,但是,BMS的“瘦身”变革早却酝酿了许久。

2006年9月的某一天,当时公司的董事会成员吉姆·科尼利厄斯飞赴纽约市,参加公司的董事会会议。当时BMS一直是在联邦政府督察员的监督下运营,这也是一年前公司与新泽西州联邦检察官克里斯·克里斯蒂协商的结果,因为政府指控公司存在不当的会计处理行为。

督察员对BMS的高管与加拿大Apotex公司的谈判提出了质疑。当时,Apotex正计划生产抗血栓药物波立维的仿制药。在美国市场,BMS负责波立维市场与销售,也是当时BMS的看家产品。BMS的管理层在没有与董事会进行充分磋商的情况下,提出向Apotex支付一定费用,以推迟仿制药的生产,这个情况引起了联邦督察员的担忧。

最终,这次努力付诸东流。Apotex在半年内向市场上供应了大量的抗血栓的仿制药。据公司年报显示,在美国法官下令制止这种大肆供应情况之前,公司已经至少损失了12亿美元。

这次重大失误让CEO彼得·多兰丢官罢职。2009年9月12日凌晨一两点左右,科尼利厄斯接任公司CEO一职。

这位临时CEO向BMS的高级管理层阐释了他的观点:“过去‘把战线拉得太长’,以至无法胜任工作。本世纪初,公司因为研发失误而落后,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Vanlev,这个治疗高血压的著名药物一度被宣传为绝对不能错过的重磅产品,但是后来居然连FDA的审批都没有通过。”

紫杉醇曾经是癌症治疗药物中的翘楚,但是BMS在开发其继任者方面却无建树。据说,公司计划阻止仿制药与紫杉醇竞争,在美国50个州提起法律诉讼,为了达成和解还支付了1.35亿美元,此外还支付了5.35亿美元与围绕抗焦虑药布斯帕出现的诉讼达成和解。

还有就是与ImClone公司之间的关系,这家生物技术公司开发出了治疗结肠癌的革命性药物爱必妥。BMS为这家公司投以巨资—但当ImClone的CEO因为内幕交易而身陷囹圄时,BMS成为小报争相报道的对象。

除了各种丑闻之外,为那些营业额占BMS制药收入一半的药物做出的专利保护努力不是被停止,就是遭到破坏。

翌年,这位CEO与他的心腹认真研究了所有问题,从塑造BMS专门从事研发的组织,到把公司搬迁至湾区,几乎无所不包。

瘦身为转型攒钱

截至2007年12月,科尼利厄斯与时任首席运营官的安德烈奥蒂制定了一个计划,BMS要瘦身了。不清算不知道家产有多少,百时美施贵宝迅速开始减肥,这才开始意识到公司以前的奢侈。

首先裁减的是价值1800万美元的公司飞行部门、两架湾流的私人飞机,以及BMS的飞行员和机械师队伍。位于纽约市Park Avenue的办公大厦的公司员工也搬迁至楼层更低、价格更便宜的办公室上班,公司开始也用更轻的纸张印刷药品信息宣传手册。

截至2012年,公司削减成本25亿美元,裁员1/3,并且把28家制药厂减少至12家。大部分精简是通过迅速出售BMS的非制药资产—其中包括医疗影像部门,以及伤口护理公司康维德—以及拆分表现优异的婴儿营养食品公司美赞臣来实现的。BMS还采取措施,从部分的新兴市场中撤退。

起初,制药行业对此举的普遍感受是,剥离资产是不是明智之举。许多人说,专利悬崖迫在眉睫的BMS正在自掘坟墓。

对公司高层来说,他们感兴趣的不仅仅是挽救公司,他们更希望实现公司转型,也就是寻求公司真正擅长的疾病领域。

抛弃糖尿病再做创举

在转型的过程中,BMS有一项重要的业务就是糖尿病。但在2012年,公司资深的财务总监——查理·班克罗夫特却建议CEO放弃这一治疗领域。时任BMS公司的CEO兰贝托·安德烈奥蒂当时并未接受且表示需要更有说服力的依据。

2012年12月,更有说服力的依据出现了:糖尿病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但也是一个成熟的市场,需要庞大的销售资源,但回报率往往又非常低。这个细分市场是BMS公司“基础护理”业务最后的阵地。

公司已经把未来寄托在专科药物上,这是一个高风险、高回报的领域,而公司也已经从专科药物身上发现了金矿。

因此,百时美施贵宝宣布把旗下的全球糖尿病业务卖给阿斯利康。截至2014年2月,BMS已经完全精简至近些年来的最小规模,员工减少了1.8万人,生产工厂的数量大约只有2007年的一半。

市场的反应与董事会对迅速转型的担忧截然不同,公司的股价飙升至5年来的新高。

2013年度,BMS营业额为164亿美元,同比下降了7%,但是利润额(约为26亿美元)却飙升了31%。其当年股价上涨61.4%,市值达870亿美元。《福布斯》杂志将BMS列为“2013年度全球最佳医药公司”第一位,原因是:战略清晰、业绩稳定,坚持走生物制药之路;免疫肿瘤疗法被《科学》杂志评为“年度重大突破”;丙肝研发表现也可圈可点。

BMS专注于严重但医疗需求尚未被满足的治疗领域,并加快了研发严重疾病药物步伐,在黑色素瘤、肺癌、病毒性肝炎、抗凝、类风湿关节炎等领域手握多个“重磅”潜力产品。新型抗癌药物Nivolumab及其所代表的肿瘤免疫疗法将誉为传统治疗手段之外最具价值和发展潜力的治疗手段。

到现在,BMS已经变成了一家生物制药公司,在抛弃过去、豪赌未来的旅程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