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既有历史、也有人物,既有科学、也有文化,既有成功、也有失败,而且还有中国第一个自然科学的诺贝尔奖作为基线。”前不久,北京大学教授饶毅在北京大学博雅讲坛的活动中,以“诺奖光环下的中国科学”为主题,围绕由他和黎润红、张大庆共同编著的《辛酸与荣耀:中国科学的诺奖之路》一书,谈了读书问题及撰写这本书的过程和思路。
“写作这本书非常重要的原则是,一定要实事求是地搞清楚历史。”饶毅介绍,为了做到不偏不倚,他坚持在整个过程中不见任何一位当事人。尽管早在2004年他就联系过屠呦呦,但真正见到屠呦呦是在她获得诺奖后。
开始做青蒿素这个课题时,大部分当事人都活着,作者之一黎润红担任起全部的采访工作,不同意见的口述内容得到反映和记录并互相印证。
“在我们之前,不同意见的参与青蒿素工作的人都写过书,有些观点是针锋相对。现在多数人认为我们写得比较客观公正。因为我们把不同意见记录下来,让读者自己判断。”饶毅表示,“我们从开始就想到了这项工作和这本书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我们努力写一本好书。”
另外在搜集档案资料上也是尽其可能像军事科学院那部分档案,虽然已经过了保密期,但解密之后没有人来看,他们是第一批去查阅的。三位作者各有分工,在经过严谨的调查、研究、分析、推理后才有了这本书。
该书共分6章:诺奖梦圆、神秘工程、“绞取汁、尽服之”、分歧与争议、抗疟第一丰碑、启示与反思。书中不仅梳理了抗疟药青蒿素发现的背景和研究历程,还特别提到了抗疟药研究的先驱张昌绍的科研生涯及他发现抗疟药常山碱的故事。
“《饶议科学》可能有些闪烁的想法,但不成体系,杂文式的。这本书有头有尾讲一个核心问题,而且有原创性的材料、原创性的写法。”谈到这本书的特别之处时,饶毅还将该书与自己之前的书作了一个比较。
饶毅在谈到促使他们写这本书除青蒿素这个主要因素之外的两个原因,一是就统计及他观察来看,无论是国内还是海外华人的阅读量都相对较少。另外,他认为,科学没有稳定地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编著这本书不仅为读者提供了一本科学人文读本,也是科学史工作的一部分,他特别提到,1996年,求是“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授予对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研究工作作出杰出成就的10位主要科研人员,实际上是原科协主席、著名物理学家周光召提出的,“我们的科学史工作实际上是延续他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