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米度生物CEO李新平:全国首家分子影像CRO“修炼日记”

2016-06-10 06:00 · 陈莫伊

近日,笔者有幸采访到了国内首家分子影像CRO企业米度(南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CEO李新平,他说,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国外分子影像CRO行业已逐渐成熟,但国内这一领域还处于起步阶段。米度从事的分子影像CRO是极具特色的CRO,是CRO中的CRO。



米度(南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CEO 李新平

日前,长江证券发布了CRO行业的深度调研报告,并给予CRO相关上市公司“看好”的评级。据介绍,CRO 行业主要依靠承接大型制药企业的新药研发外包合同实现盈利,服务范围基本覆盖了新药研发的各个阶段和领域。

CRO 企业主要被分为临床前与临床 CRO 两种类别。具体来说,临床前CRO可提供的服务包括化学合成、药物筛选、药物改质、委托小试等;临床CRO可提供的服务包括I至IV期临床试验技术服务、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注册申报等。

目前,中国CRO行业正处于快速上升发展阶段,2013年国内CRO市场总额220亿元,7年复合增长率为32.93%,远高于国际市场同期增速。2015年,中国CRO市场总额已超过350亿元。报告称,医药研发投入直接关系到CRO市场规模,2007-2012年间我国医药研发投入5年复合增长率达32.8%。

近日,笔者有幸采访到了国内首家分子影像CRO企业米度(南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CEO李新平,他说,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国外分子影像CRO行业已逐渐成熟,但国内这一领域还处于起步阶段。PET 分子影像技术具有活体显像、动态定量、自身对照、连续观察等突出优点,可大大缩短药物研发周期、加快新药上市。

1

分子影像CRO行业“拓荒牛”

米度(南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MITRO,Molecular Imaging Translational Research Organization)成立于2012年11月,主要利用放射标记(Radiolabeling)和分子显像(Molecular imaging)技术从事药物在体内的可视化研究,提供药物筛选、生物分布、药代动力学研究、药效学评价等新药研发整体解决方案和外包技术服务。

上世纪90年代末,全球各大制药巨头(包括GSK、辉瑞、默克、雅培、礼来等)纷纷成立Translational Imaging部门,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和PET/SPECT分子显像技术加快新药研发速度,降低失败风险。这类先进技术的应用大大推动了企业新药研发进程。然而,出于保密要求,各公司分子影像平台只能进行自身项目的转化研究,不能对外承接其它制药企业的研究项目,加之平台的运营和维护成本很高,因此投资收益比相对较低。

随着行业对分子影像技术的认知不断增加,一些专门提供放射标记和分子显像技术服务的CRO机构应运而生,并逐步形成了CRO行业中的特色行业——分子影像CRO。因为有专业分子影像CRO公司的出现,各大药企为了降低成本,开始选择将项目外包,甚至关停自建的影像平台,此举大大推动了分子影像CRO行业的成长和发展。2004年和2006年,EMEA、FDA分别将分子影像技术应用于药物研究写入了新药指导原则。

据李新平介绍,米度生物的前身是无锡江原安迪科分子核医学研究发展有限公司,创建于2010年。在国内开创分子影像CRO业务的最初想法来自于创始股东们,李新平和他的团队成了这一想法的践行者和国内分子影像CRO行业的“拓荒牛”。他们在无锡用了两年半的时间探索国内分子影像CRO业务模式。随着商业模式逐渐清晰和明确,2012年,米度(南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李新平也入选了“南京321人才计划”。经过这几年的发展,米度已经建立了放射标记和分子影像新药研发整体解决方案和技术外包服务体系,客户包括国际制药巨头,也包括国内知名CRO公司。

2

新药研发“助推器”,EMEA和FDA“已先行”

李新平将米度的使命形象地比喻为“给分子装上GPS,做微观世界的导航者“。在生物分布和药代动力学研究方面,不管是小分子化合物、还是肽类、蛋白、抗体、细胞等,只要通过标记装上“GPS”,就可以利用PET/SPECT分子影像技术在活体(包括大、小动物和人体)中观察到这些药物去了哪里、分布多少、驻留多久、如何出来,可直观、形象、定量地揭示这些复杂的问题。

在药效学评价方面,可通过对体内生物标志物显像(实质上是给能够与生物标志物特异结合的分子装上“GPS”)来监测和评估给药前后机体对药物的敏感反应程度及治疗效果。例如,通过对脑β淀粉蛋白显像评估药物对老年性痴呆的治疗作用,通过对多巴胺转运体显像评估药物对帕金森的治疗作用,通过对肿瘤PD-L1/Her2/EGFR/VEGF等显像筛选出相应靶标阳性的患者进行靶向药物治疗及效果评价。李新平表示,这些正是精准医疗理念的实现。

在国外,PET分子影像技术的另一重要应用是临床0期研究(Phase0 Study)。临床0期研究又称人体微剂量研究(Human Microdosing Study,剂量低于治疗剂量的1%或者绝对值低于100微克)或探索性新药研究(Exploratory IND study,eIND),是指在新药正式进入临床试验之前,通过限制规模和人数,收集相关药物安全及药代动力学的试验数据,为新药研发建立早期临床决策模式,节约研发资金,缩短研发周期,加快新药上市。

PET临床0期试验可以在药物正式进入临床试验前直接观察到药物在患者体内的生物分布及药代动力学特点,又被药企称为是“GO or NO GO”的决策性试验。2004年,EMEA最早提出了临床0期相关指导原则,美国FDA在2006年紧随其后。

3

尽管新颖,但推广并未遇到很大困难

据李新平介绍,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国外制药企业对PET分子影像技术应用已有很强的认可度,目前已有多家国外药企与米度建立业务合作。然而,本土药企对放射标记和分子影像技术的认识和接受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不过从米度这两年的业务来看,这一状况正在不断改善。

数据显示,2014年,米度承接的来自企业和科研机构的业务比例为3:7;有意思的是,2015年,这一比例变成了7:3。据估计,2016年企业业务比例将超过九成。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米度是全国首家分子影像CRO企业,但在业务推广上并没有遇到太大困难。李新平表示,部分原因是因为分子影像技术是“看图说话”、“一图胜千言”,直观形象的案例展示更容易说服客户。

4

掌握核心技术及特色业务,做CRO中的CRO

长江证券报告称,目前,我国临床试验 CRO 行业呈现金字塔分布,跨国 CRO 企业位于金字塔顶端,国内大部分 CRO 企业处于金字塔底端,是中小型临床试验 CRO 企业。我国本土 CRO 公司大部分规模小、集中程度低、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对此,李新平表示,企业小并不一定就处在金字塔底端,只要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和特色业务,一样会有强有力的竞争优势。米度从事的分子影像CRO是极具特色的CRO,是CRO中的CRO。举例来说,国内药物合成及GLP实验CRO会把放射标记和分子显像项目委托给米度,而米度也会把化学合成及GLP实验项目委托给他们。

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米度已逐渐获得了国内外药业的关注和认可。李新平说:“米度未来的发展理念是以分子影像技术为核心,建立生物医药创新研发平台,推进新药研发和精准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建成世界一流的分子影像医药研发外包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