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第18届全国临床肿瘤大会暨2015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曹雪涛在大会报告中表示:"我国肿瘤免疫治疗研究整体而言‘山多峰少’。”
为什么美国今年年初提出精准医学研究计划?1、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基因组测序的成本大大降低;基因测序成本持续降低;单位时间基因测序速度大幅提升。2、生物医学分析处理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提高;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3、用于处理大型数据库的因计算分析工具出现,是的计算机运营能力提高,对大数据的分析能力大大加强;专业大数据解决方案提供商在先进的硬件基础上专业的构架设计为生物健康大数据的利用提供了极大的便捷性。
中国肿瘤免疫治疗研究整体而言‘山多峰少’
肿瘤免疫治疗研究是我国肿瘤治疗研究领域的热点,但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还是亮点不亮、高度不高,整体水平不高。
曹雪涛介绍,目前,医学科学发展呈个体化、精准化、微创化、远程化的趋势。
肿瘤防治是医学界和社会关注热点。在全球范围内,肿瘤免疫治疗研究备受关注、进展迅速,在肿瘤微环境、揭示肿瘤免疫逃逸细胞机制、逆转免疫抑制与阻断免疫逃逸等方面有新突破。
曹雪涛表示,我国肿瘤免疫治疗研究“山多峰少”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
一是原创性的肿瘤免疫治疗研究技术体系太少;
二是肿瘤免疫治疗的临床应用尚不规范;
三是针对肿瘤免疫治疗开展的多中心、大规模临床研究太少,导致不能产生国际业界权威性的数据;
四是具备国际影响力的肿瘤免疫治疗研究项目与产品极少。
我国具有丰富的患者资源,医学科技水平不断提升,国家对医学科研不断加大投入,但这些潜在优势尚未充分发挥。
对于我国肿瘤免疫治疗研究和实践工作的未来走向,曹雪涛建议,应加强肿瘤免疫治疗理论与技术体系的建设;以创新的思维,加强肿瘤免疫治疗新方法的研究和新产品的研制;以实用的举措,加强肿瘤免疫治疗大规模、规范性、标准化的临床研究和实践。
精准肿瘤医学(PrecisionOncology)的思路
1、信息采集分析及技术平台研究
建立大型队列与生物样本库
基于大数据和循证医学的肿瘤信息学研究
精准防控技术平台及防控模式研究
2、生物标志物发现
肿瘤分子标志物发现研究
肿瘤分子标志物验证及产品开发研究
3、应用于个体与人群
高危人群个体化精准预防研究
基于分子影像学和病理学的精准诊断和精准治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