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国药大校长来茂德:“药界黄埔”是怎样炼成的?

2015-07-01 06:00 · 李亦奇

曾担任浙江大学副校长的来茂德在德国研修病理学专业,后成为德国科学院院士。2013年1月,来茂德成为中国药科大学校长。作为国内医药领域的顶尖学者,同时也是中国药科大学的掌舵人,来茂德的愿景是将中国药科大建设成为“全球最受尊敬的药学高等学府”。

来茂德是谁?

曾担任浙江大学副校长的来茂德在德国研修病理学专业,后成为德国科学院院士。2013年1月,来茂德成为中国药科大学校长。


“药界黄埔”是怎样炼成的?

记者:您为什么坚持连续三年为每一位毕业生亲手发放学位证书?

来茂德:毕业典礼或者开学典礼是学校必有的仪式,吐故纳新,学校才能生生不息,所以毕业典礼和开学典礼是学生的节日和学校的节日。一个很好的仪式,一定会给学生这一辈子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

记者:药大的毕业典礼仪式感非常强,是不是吸收了国外的一些经验?

来茂德:英文里面毕业典礼“commencement”,汉语翻译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开始”,一个是“毕业典礼、学位授予”,大学毕业授予学位,也是一种新的开始。毕业典礼做得好的话,它会形成一个学校的传统延续下去,成为学校文化的一部分,所以毕业典礼比较重要。

记者:这个仪式有些什么特点?

来茂德:有两个特点:一个特点就是跟每个学生握手、颁发证书、拍照。博士生是一个一个拍,因为数量相对比较少,硕士生4个一组拍,本科生6个一组拍,这是根据我们的学生规模测算的,一天正好能够拍完。

第二个特点是发真证书。一般学校给学生发学位证书通常只发证书外壳。这个事情我们上校务会讨论过,开始大家都反对,大家觉得真证书发起来有风险,我也有点打退堂鼓,后来我们书记讲了一句话,说校长既然有这个理念,我们不妨试试看。这样我就拍板决定做这个事情。三年做下来,没出现任何问题。这也得益于我们有一支非常强的辅导员队伍。

俯下身来,是为了真的尊重

记者:有人给您统计过,毕业典礼这一天要站十多个小时,微笑4000多次,身体吃得消吗?

来茂德:吃不消我就干不了(校长),校长的工作量要比这个大得多,就是站时间长了膝关节有点问题,中间大概停顿了两次,休息五分钟、十分钟,缓和一下。

记者:我们发现一个细节,几乎每张照片上您都是俯着身给学生发放证书的。

来茂德:2011年我当选德国科学院院士,颁发证书的时候,院长个子很高,跟我拍照的时候,他稍微倾斜着身体、弯着膝盖,不会显得跟我的身高落差很大、看起来难看。所以我发证书的时候,很少是站直的,个子比我高的我可以站直了发,个子比我矮的,特别是女孩的话,那么居高临下对人家不尊重,所以我是根据学生的身高来调节我的站姿的。

记者:之前媒体报道过一种现象,一些校长因为太忙没空拍毕业照,只好留下空位,到时候PS上去,这就产生了一批“悬浮照”,对于这种现象,您是怎么看的?

来茂德:我也看到这个新闻,我对这个问题是这么看的,每一个校长在这个位置上,一定想把学校的事情做好,但是每个校长都有自己的特殊情况,还是要客观地看待这些问题。但造假是没有必要的。

跨界来药大做校长,办学理念是什么?

记者:三年前您通过教育部全球公选成为中国药科大学的校长,当时您是浙江大学的副校长,为什么从一所著名的综合性院校“跨界”到一所行业类院校?

来茂德:我是1977级大学生,我们这一代人是拿了国家的助学金培养出来的。之后,我出国深造,回来后在研究领域发展多年,还做了十六七年行政管理工作。中国药科大学在药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是国内最好的学校,它有很长的历史,也是一个比较大的平台。所以,我应该接受这个挑战,也许能在这个平台做一些工作,带领大家往前走,为高等教育事业做更大的贡献。这可能比我呆在那边更有意义。

记者:当初在您的“竞选纲领”中确立了怎样的治校蓝图?您的办学理念是什么?

来茂德:每所大学以及它的管理者一定都有自己的办学理念,在中国药科大学,“培育药界精英、研发普惠良药、贡献幸福生活”是我们的使命,“成为全球最受尊敬的药学高等学府”是我们的愿景。

为此,我们提出了“学术第一,师生为本,共生共赢,办最好的药学教育”的办学理念。大学最根本的使命是培养人才,而学生的培养需要教师来完成,师生是学校的根本,这就要求学校的一切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服务于师生的。

这里的药学教育,有什么不同?

记者:几乎每所医科大学都有药学院,同这些学校相比,中国药科大学的独特地位和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

来茂德:中国药科大学创立于1936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高等药学学府。目前,全国设置药学类专业的高校有300多所。同其他医药院校相比,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唯一一所“211工程”药科院校,药大的药学学科最为齐全,且师资力量雄厚。

记者:学校在本科人才培养方面又有哪些特色?

来茂德:这些年,药大针对本科生培养,总结出了“333”的模式。第一个“3”是指注重学生的三个学科基础:化学基础、生物学基础和医学基础。第二个“3”是培养学生的三种能力,首先是“认识药”的能力,学校建有医学博物馆和中药植物园;第二种能力是“做药”,学校GMP实训中心为学生提供做药的实验设备,基本流程和企业差不多;第三种能力是“发药”,学校建立了模拟药房,可以亲身体验医院药房的药品归类摆放以及发药流程。为了培养这三种能力,学校同医药企业共建本科生实习平台,还在校内建立药学和生物制药两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药学虚拟实验教学中心。第三个“3”是指学生要有三项经历:科学研究的经历、企业实践的经历和国际交流的经历。

据武汉大学发布的《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药大的药学、生物制药、药物制剂、制药工程、药事管理等专业在同类专业中排名第一。我们要“办最好的药学教育”,希望能达到:生源好、基础实、能力强、会创新、有人要。

记者:请您谈谈学校近几年的就业情况。

来茂德:日前人民网公布的2014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排行榜,药大位列教育部直属高校第一名。就业率保持高位,就业层次明显提升,具体可以用一些数据来表明。一是本科毕业考研深造和出国的学生加起来约占42%,这在我们这类高校中是比较好的,但是我们希望能够继续扩大。二是我们学生到机关事业单位、国企、三资企业和知名药企工作的比例达到36%。同时,我们近5届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平均在85%以上,这对行业内院校是很重要的,所以说“选择了药大就是选择了行业”。

记者:您认为什么样的大学教育才是成功的?

来茂德:成功的大学教育不是看发了多少论文,拿了多少经费,获了多少奖,这些不是成功的标志,只是办学的指标,成不成功,要看毕业生是不是在社会上发挥作用,是不是人才辈出、引领社会发展。

记者:现在媒体称呼您是“中国最接地气的校长”,您怎么看?

来茂德:我不接受“最接地气”这个说法,我肯定是一个接地气的校长,但不是“最”,肯定有人做得比我好。

作为国内医药领域的顶尖学者,同时也是中国药科大学的掌舵人,来茂德的愿景是将药大建设成为“全球最受尊敬的药学高等学府”,心系师生、服务师生,是他一以贯之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