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II卷——“谁最有风采” 创新的生物技术研究员入选
辽宁省采用的是新课标II卷
犹记得20年前,众多踌躇满志的有志青年们(大部分是学霸)在报考专业时,响应了“21世纪是生物学世纪”的号召,然后他们在毕业时就业的最初几年里,要么领着“生物狗”的旗号,要么坚持“一条道”走到黑: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出国)。
如今,20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学霸们多数学有所成,他们或投身于新兴的科研革命领域;或就职于跨国大药企;或进入了CFDA、卫计委等高大上的政策制定部门。
如当年所期望一般,生物学在21世纪的前20年的确取得了一些突破,比如脑的运转方式的破解,基因疗法成为常规手段,基因工程、酶工程和蛋白质工程大放异彩……
纵观今年的全国卷新课标II卷“谁最有风采”中的素材案例,创新的生物技术研究人员毫无疑问也成为了这个时代的弄潮儿,推动着社会进步。
安徽高考作文题——蝴蝶翅膀的颜色
看了安徽省的高考作文后,立即有人感慨:尖端科技是人类的一双慧眼,科学是美丽而严酷的探索发现,是通往真理的必由之路,但普通民众需要科普!
生物技术助力人类透过现象看本质
认识任何事物,都存在现象和本质的关系问题。事物的现象可以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隐藏在事物内部的本质,由于它的间接性和抽象性,只有借助于理性思维才能把握。理性一般遵循规律,追求效率,压抑欲望,寻求有效的方法去达到目的,表现得克制,谨慎和有耐心,甚或无味;而感性,一般轻视规律,不计成本,追求满足,寻求喜欢的方式去达到目的。
物体的颜色一般只在宏观状态下被认识,微观态由于本身色度很难定义,一般不讨论。特别是电子显微镜的成像原理为用电子束和电子透镜代替光束和光学透镜,使物质的细微结构在非常高的放大倍数下成像。电子束不像光束,没有代表颜色特性的波长概念,所以成像没有色彩。
学习了微观生物学知识后,让我们认识到,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既看到蝴蝶翅膀的五彩颜色,又能发现蝴蝶翅膀的特殊结构,在叹息美丽美好的同时,对物质本质有更清醒的认识。
蝴蝶研究专家点评:仅有人文素养是不够的
蝴蝶研究专家、滁州学院诸立新教授则表示:蝴蝶颜色分两大类,化学性是普通色素,物理性是折射产生的颜色。不论哪种途径产生的颜色,在光学显微镜下都肯定有颜色。试卷上用的是扫描电镜,因为没有光,电子显微镜本身无法拍出彩色图像,所以看任何东西都是无色的,和蝴蝶无关。
诸教授进一步解释说,电子显微镜是用电子梭成像的,是没有可见光的,当然也就没有可见光的折射,所以,即使“把颜料放在电子显微镜下,看起来也是无色的!”
从“蝴蝶翅膀的颜色”这一题目来看,也让我们认知到了文学与科学不同性。科学,是严谨的,理性的,逻辑思维缜密的,研究中遵循科学,真理往往呼之欲出;而文学,是感性的、浪漫的、色彩斑斓的、富有夸张和想象的……
新结盟+新产品+新融资方式 助力生物技术浪潮
而对于一些专业知识的科普,仅仅依靠文科记者是不足的,更需要经过专业人士的检验。
与20年前美国生物技术大起大落的经历比较,如今的生物技术产业已经成熟多了。生物技术的问题是——它的影响完全看不见也摸不着,这和人们处处都要在口袋里揣个智能手机一样。基因组学大大加速了药物开发过程和其效率的提升。虽然人们看不见摸不着,但结果却显而易见。
如今,通过新的结盟,新产品及新的融资方式三者结合,或将会为生物技术带来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