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布鞋院士李小文因病去世 世间再无扫地神僧院士

2015-01-10 18:24 · 李亦奇

记者10日从北京师范大学获悉,被誉为“扫地神僧”的布鞋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遥感技术专家李小文因病在北京逝世。让我们向这位院士致敬,一路走好!


布鞋院士,本名李小文,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遥感技术专家。2014年4月,因光脚穿布鞋在中国科学院大学演讲走红网络,被网友比喻为《天龙八部》中的扫地僧。

记者10日从北京师范大学获悉,李小文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68岁。

李小文走红,源自他在中国科学院大学讲座的一张照片。那是4月18日这天,一张照片被贴到人人网上,照片里,蓄着胡须的李小文穿着黑色外套,没穿袜子的脚上蹬着一双布鞋,不经意地跷着二郎腿,低头念着发言稿。

李小文,1947年3月2日生于四川自贡,籍贯安徽贵池(今池州),遥感、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二十余年来,李小文院士致力于地物光学遥感和热红外遥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他创建了 Li-Strahler 几何光学模型,是我国遥感基础研究领域少数几位国际知名专家之一。


逝前一周仍在网上讨论学术问题

1月7日,北师大举行第六届“感动师大”新闻人物颁奖典礼,李小文当选,颁奖词称“当众声喧哗的网络将‘布鞋院士’的盛誉簇拥向你,你却独盼这热潮退却,安静地做一辈子风轻云淡的‘技术宅男’。”因为身体原因,李小文并未出席典礼。

“盼这热潮退却”是2014年4月李小文爆红网络后,面对纷至沓来的媒体采访请求他的感慨:“冷一冷”、“再等等,等这波热点过去吧”。那一周,他在科学网的博客点击量超过400万,名列第一。

虽然常不愿接受媒体采访,但李小文在网络上极为活跃。2007年7月29日,他在科学网注册开博,当时已有60岁高龄。此后7年多,他累计发文1878篇,平均3天2篇。直到逝世前一周,他仍在与网友讨论学术问题。

1月4日,李小文发文《【请教】逊克农场人口》,探讨东北人口流动问题,希望了解内情的网友介绍农场户籍人口和实际常住人口的变化情况。网友“田青”回复称,他在过去10年多次赴东北考察,注意到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大豆市场逐渐为进口的转基因大豆占领,导致东北的大豆种植传统被破坏,之前种植大豆的土地开始转而种植转基因玉米,农场人口开始净流出。评论中,另一网友就转基因问题提出了不同意见。

1月5日,李小文发布《【地图之问】答田青博主》,称转基因问题“容易‘站队’(或被视作站队),一旦如此,就很难扯清了”。他探究农场人口外流问题,是打算弄清楚“究竟是因为农场环境的人口承载力不够,还是因为那里的人居环境太恶劣(或改善不足)”,只有清楚了原因,才能知道“能不能搞小城镇化,指望较大幅度改善?”他希望网友能够“指点一下可能的历史数据源”。遗憾的是,这竟成为李小文在科学网的最后一篇博文。

1月10日,科学网发表讣闻称“李小文老师见证了科学网近8年来的发展,为科学网的发展建设提出过多项宝贵的意见”,并表示其博文“将会永久保留”。

自称“黄老邪”,被誉为“扫地僧”

李小文专长于遥感基础理论研究,是“李小文-Strahler几何光学学派”的创始人,在国内外遥感界享有盛誉。他主持过多项863、重点基金、NASA基础研究项目,是973项目“地球表面时空多变要素的定量遥感理论及应用”的首席科学家。但在学术圈外,让他成为网络红人的,却是脚上一双布鞋。

“遥感”并不是一个常在生活中能听到的词,但其实与公众生活密切相关。遥感是通过传感器或遥感器远距离对物体进行电磁波辐射、反射特性的探测,并根据其特性对其进行特征、状态分析的技术,常用于电子地图、导航、天气预报、灾害监控、军事侦探等领域。

2014年4月18日,李小文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做讲座的一张照片爆红网络。照片中,他一身黑衣,光脚穿着布鞋,与大众眼中的院士形象大相径庭。虽然他最喜欢的武侠人物是令狐冲,而在博客中,又自称“黄老邪”,但不少人更愿意将其称为现实版的“扫地僧”:“一个沉默、不起眼的小角色,却有着惊人天分和盖世神功。”

采访过李小文的记者贾鹏在手记中写道,“有网友说,关注李小文,更多的是一种借机抒怀,表达公众对时下科学界存在的浮夸与功利的失望;对中规中矩、棱角全无‘学者’的不满和厌恶;对魏晋文人风骨与传统的追忆甚至是想象。李小文恰恰满足了公众的美好愿望。”李小文的大学同学戴绍基则表示,“李小文的言行,维护了传统知识分子的风骨,本色、随性,这种影响甚至比他在遥感领域做出的贡献更可贵。”

“布鞋院士”的那些逸事

以古文解释遥感理论

据新京报报道,李小文善用古诗词解释复杂的遥感理论。谈到遥感的优势,他引用苏东坡《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讲到遥感的大气纠正,他引用“扬州八怪”之一的金冬心的诗:“夕阳方照桃花坞,柳絮飞来片片红。”讲到自己的成名作“遥感几何光学模型”,他说其实就是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诗中的“草色遥看近却无”:春草直生,远看绿色浓郁,但站到近处看,绿色就没有那么浓密了。

一边学遥感一边看小说

据经济观察报报道,李小文1978年参加考研,还没被中科院录取就被通知去参加英文统考,然后就出国了。出国后才开始接触遥感学,而在美国求学期间,李小文称“好像干得最多的事就是读小说。因为包括金庸武侠在内的很多小说,都是原来在国内根本看不到的”。当问到“一边学遥感,一边看小说,那是怎样的一种生活?”李小文回答道:“也就是该做的事情做了,有时间就看看小说,这可能是知识分子最大的乐趣”。

被当做农民挡在门外

据北师大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教授谢云介绍,他第一次见到李小文时发现他穿着白衬衫黑裤子,手里拎着20世纪80年代流行的半圆形黑包,脚上一双布鞋,“特别土”。谢云称,不管冬夏李小文都穿着布鞋,冬天穿的是大厚布棉鞋。而据同事回忆,李小文第一次到学院报到,就因这身装束被门卫挡在外面,以为他是来推销的农民。

曾因言获罪被安排到农场种田

李小文在接受采访时回忆称,其人生的第一次转折是1965年的某天。当时他在《光明日报》上看到姚文元《评海瑞罢官》的文章,心里不服气便写了一篇反驳文章寄给编辑部,并很快收到用稿通知。但没想到形势突变,那篇稿子不但不准发表,还作为严重的政治事件被退回大学,成为批判他的罪证。毕业分配时,他也因此被分为最低的四档,被安排至西昌的一个部队农场里种田。

从“李嘉诚奖”到“李谦奖”

李小文曾获李嘉诚基金会120万的奖励,随后他用这笔钱成立了“李谦奖”。李小文解释称,最初是打算叫“李嘉诚奖”的,但奖金额度太小,老先生亿万富翁,知道了怕他会不高兴。李小文曾写过一篇纪念李谦的文章,称钱的作用在本质上是 “非线性和非单调性”的。他认为对李嘉诚而言,多这些钱“感觉好”的增量为零,社会效益增量为零,故钱对老先生的作用是非线性的;对自己而言,他只要有口二锅头喝,就能自我感觉特别良好,进入非线性区;而对于比较贫困的青年学生来讲,这些钱也许就能帮助他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或是拯救一条生命,产生比较好的社会效益。因此将该奖命名为“李谦奖”。

备注:李小文院士在科学网博客地址https://blog.sciencenet.cn/u/l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