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礼来中国贺安德:2015年礼来的三件大事

2014-12-24 06:00 · angus

扩充销售团队、探索新营销推广方式、努力加快市场准入,礼来中国区总经理贺安德写在2015年礼来记事本上的这三件大事,很有逆势发力的架势。


跨国药企在GSK、BMS裁员的余音中,对关于中国区是否裁员的问题普遍敏感。

不过,礼来中国区总裁贺安德(AndrewHodge,2013年10月上任)在接受E药经理人杂志采访时,完全没有回避这个问题,记者还没问到,他已经在说了“2015年销售人员的数量会有自然的增长。”因为2015年礼来计划开始向城市社区卫生中心和县级医院等更广阔的市场布局。“针对这些市场的拓展,礼来会在医学专业人员和销售代表的数量上进一步加大投入。”事实上,这是贺安德2015年商业规划中三件重要事项的其中之一。

排在贺安德规划第二位的重要事件是礼来将在明年探索更新的营销推广方式,已经在实践的方式之一是运用更多的数字化营销或会议方式,“我们认为非常有必要加大数字渠道上面的市场推广,这其中包括eP2P的医学会议,或者通过互联网络进行的医疗专业会议等。”当然,这种新营销方式的探索,在贺安德看来,“不是意味着礼来会取代现有的销售团队,甚至还会增加销售人员。”、

如果说贺安德在2015年的前两件重要事项是根据中国医药市场外部环境的变化,在顺势而为的话,那么他的第三件中国商业规划,事实上则是每位跨国药企的中国区负责人在提到中国市场时,都要讲上一讲的例牌问题:加快药品审批的速度和进入医保支付范围等市场准入问题。“新药审批时间过长,导致一系列的创新药品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高于其他各国。所以礼来未来将进一步通过跨国药企组成的协会,同时也通过我们自身内部的政府关系部门进一步推动与CFDA的沟通与合作;另一方面,与各级社保部门加强联系,缩短新药进入医保目录的时间。”

是的,当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的结果不再直接用于药品上市申请之后,对于以创新药为主的制药企业,尤其是跨国药企而言,等于是在本来已经不快审评速度上,增加了一环,“这样的规则,在我们目前开来,是没有特别的必要。”

从具体事务的层面来说,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在审评上带来的变动让跨国药企将新产品引入中国的时间变得更长,但从更广阔的的角度来解读,这一变动事实上也成为跨国药企在华现阶段生态的一个体现,那就是越来越多的医药产业外部环境和政策环境正在发生变化。有的观点认为,跨国药企在中国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需要转变传统发展方式的节点。

不过,贺安德并不认可这种观点,“礼来作为一个跨国公司,还没有到不得不改变传统模式的点,至少还没有到这个点。”

这个结果的得出,源自贺安德上任之初对中国市场做的一次全面评估。2013年下半年开始,跨国药企在中国医药市场的形象开始微妙起来,2013年10月上任的贺安德正巧在此时接任中国区总裁的帅印,所以他想要“亲自、亲眼看看中国市场对于礼来未来而言的发展潜力。”

为此,上任之初做的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是对中国市场进行了全面评估,“基于这个评估,验证礼来之前所做规划和投资的实际有效性和意义。”事实上,对市场的投资,总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追求短期的利润率的上升;另外一种是针对长期潜力的投资,尤其是针对人的能力的投资。

评估结果让贺安德确认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我们对中国的长期投资策略,也就是全产业链投资策略的正确性。就是进一步加大在中国市场投入和人力资源建设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