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秋,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所、有机化学所和北京大学化学系合作,合成牛胰岛素结晶。这是中国现代科学家在基础科学领域取得的一项重大成就,毫无争议地载入了共和国的科学史册。2011年5月中国科学院院史馆对外开放,这一成果在院史陈列中也占有显著的位置。
很多参观者在牛胰岛素结构模型前面驻足,却常常忽略了陈列在展柜中的一件文件。这是外交部和中科院向国务院呈送的一份报告,名为“关于杨振宁拟提名我国化学工作者为诺贝尔奖金一九七四年化学奖候选人问题的报告”。报告写道:
国务院:
杨振宁博士今年十一月十六日致函郭沫若院长,说瑞典诺贝尔奖金委员会要他提名一九七四年化学奖金候选人。杨认为我国一九六五年首次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乃化学界之重大进展,故拟提名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所、有机化学所和北京大学参加该项工作有代表性的科学工作者各一人,并希望征求郭沫若院长的意见。
考虑到该奖系由资本主义国家颁发,我们不宜接受,故拟请我驻美联络处代为婉言谢绝杨振宁的好意。
以上当否,请批示。
外交部 中国科学院
一九七三年十二月十三日
这份文件上面,有周恩来总理12月16日的亲笔批示:“拟同意,即呈主席、洪文、康生(暂不送)、剑英、德生、春桥、江青、文元批示”,以及毛泽东主席等人圈阅的笔迹。
这份文件证实,我国确实曾一度拒绝过诺贝尔奖的提名;这一决定由中国科学院提出,并经最高领导人批示同意。那么,当时中国科学院的有关人员是怎样考虑的呢?
据了解,1973年11月下旬,郭沫若院长收到杨振宁的信后,就交给院党的核心小组处理。院办公室在了解情况后,随即提出了“倾向于婉言谢绝杨振宁的好意”的处理意见。与此同时,院办还征求了计划局和主管生物地学工作的一局和主管出版宣传的四局的意见,他们也“倾向婉谢”。12月4日,院核心小组副组长刘西尧改定了办公室草拟的报告,确定了“我们不宜接受”的处理意见。对于刘西尧的意见,当时中科院的主要负责人周荣鑫和郭沫若院长都表示同意。随后,中科院征求了外交部的意见,该部美大司“同意婉谢”。12月13日,中科院和外交部联名向国务院提出了上述报告。
从这份文件上看,拒绝诺奖提名的直接原因主要是政治上的考虑:“该奖系由资本主义国家颁发,我们不宜接受”。但还有一个原因也值得注意,即“我国胰岛素研究成果是科研人员在党的领导下集体努力的结果,难以提出有突出代表性的人选”。这句话在刘西尧改定报告时给删去了,但一定程度上道出了胰岛素合成错失诺奖的深层原因。
人工合成胰岛素的工作是在大跃进期间上马的,为了抢时间,中科院、上海市和北京市都组织了很多人,一度有七八百人参加“大兵团作战”,以青年科研人员和学生为主。他们原本计划一两年就能大功告成从而向国庆献礼,结果却闹了笑话,不得不鸣金收兵,大幅精简人员,调整部署。在国家的支持下,生化所把这项工作坚持下来。他们和有机所和北大化学系的科研人员分工合作,其中生化所的20多人负责天然胰岛素A、B链的拆合和人工合成B链,有机所和北大各六七人共同负责人工合成A链。这时仍然是年轻人唱主角,但资深科学家也参与意见。但那时的“社会主义大协作”,强调的是集体主义精神,真正的学术带头人并不是领导者和负责人。因此,在这项工作中并没有公认的一两位代表人物。
1978年底,杨振宁和生化所的王应睐所长都受邀提名诺奖候选人。这一次中科院积极配合,迅速组织会议推举候选人。但三个参与单位都推举不出众望所归的代表性人物。后来在国家利益至上的旗帜下总算达成一致,推举出生化所的一位科学家作为中国合成胰岛素的代表,但次年并没有获奖。
我国科学家人工合成胰岛素结晶之后,在国际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一度引起诺奖委员会的关注。关于这一成果的科学价值,不少行内专家认为与诺奖还有一定的差距,这里且不多说。应当指出的是,诺奖奖励的是作出杰出科学贡献的个人,而胰岛素合成采取的“大协作”方式,却让杰出的科学家靠边站,这似乎注定了这项工作与诺奖无缘。那种过于政治化的集体主义科研方式,也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当然,能引起诺奖委员会的重视,也表明它的确是一项突破性的成就。
备注:本文作者为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