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安进张明强博士:产学研一体化的中国之路

2014-12-03 06:00 · 李亦奇

作为全球最大的独立生物制药公司,安进公司被认为是一个研发驱动型的医药公司,在创立初期有长达 9 年的时间专心科研,其研发部门在公司内部的重要性比其他跨国药企更加突出。安进在华的筹建工作也将研发中心的建设作为首要任务之一。

备注:照片来自领英

目前,安进公司已经为全球数百万患者提供创新药物,同时拥有一批极具潜力的在研药物。未来,安进打算在中国铺就怎样的研发之路?药物研发和社交平台的合作将如何开展?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与安进公司研发副总裁张明强博士进行了深入交流。

记者:2013 年安进与贝达成立合资子公司,共同为中国结直肠癌的患者引进靶向治疗药物帕妥木单抗(Vectibix), 请问选择此药物的考虑是什么?未来是否有更多药物通过合资公司引入中国?

张明强博士:Vectibix 已经在全球 40 多个国家和地区被证明用于治疗转移性直肠癌效果非常好,且安全性较高,我们认为尽早并有效地将 Vectibix 引进中国,能够令很多中国患者受益。因此,将 Vectibix 引入中国是自然而然的选择。

我们的搭档浙江贝达药业是由一群“海归”回国创建的,在分子靶向药物研发和营销方面都十分专业,在国内的声誉也很好。安进刚刚进入中国市场,对于在中国的商业运作并不十分熟悉,需要向本土的优秀企业互相学习,这使得贝达药业成为安进公司理想的合作伙伴。而从贝达的角度来说,与安进合作可以学习到安进在创新药物研发、生产方面的国际经验。因此我们的合作是双赢的,通过一起合作,可以尽早将新的药品带给中国患者,并推动中国生物科技产业的发展。

安进未来一定会将更多的新药引入中国市场,现阶段借助于贝达的运营体系,可以更快地实现安进药物在中国上市,这是安进在进入初期选择的战略。但未来,安进最终是要建立属于自己的生产、研发和运营体系。我们的主要关注点是如何将药品以最有效的方式提供给患者。所谓最有效的方式,可能是通过和国内一些药企的合作,也可能通过我们自己的营销团队。

安进作为研发驱动型的医药公司,我们希望将科研转化为药品,为病人服务。安进公司位于上海的亚洲研发中心紧邻上海科技大学两大生命科学研究所:免疫化学研究所和 iHuman 研究所。安进公司拥有生物制药业界领先的技术,上海科技大学免疫化学研究所和 iHuman 研究所的科学家们有学术上的专长,两者的“产学研”结合必将形成一股生物新药研发领域中强大的力量。我们会注重对中国患者有效和有针对性的新药研发。在跨国药企里面,把研发中心放在大学校园里,做这种真正的产学研一体化的模式,安进是第一家。

记者:据我了解也是第一家。那么安进在上海科技大学的亚洲研发中心目前已经正式开幕,从中国市场出发,这个研发中心在安进全球研发布局上会是什么样的地位?将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张明强博士:我们将这个研发中心定位为亚洲研发中心,它是在除美国本土之外的唯一的一个具有完整研发功能链的研发中心,即包括发现、转化和临床医学等研发功能。

之所以要在中国建设拥有完整研发链的研发中心,我认为可以从“尽快将安进产品线上的药物提供给中国患者”的角度来说明:

第一,我们需要临床医学研究和开发来证明中国患者使用安进产品线上的药物是有效且安全的;

第二,安进现阶段产品线上的绝大部分药物为靶向药物,用于个体化治疗,因此我们必须要了解哪些中国患者适用哪些药物治疗,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解决许多转化医学方面的问题。

第三,我们的研发中心会有世界顶尖的科学家加入,他们会带来全世界最尖端的研究。目前,安进已经开始和上海科技大学 iHuman 研究所合作 GPCR 的结构生物学工作,并且已经有了很好的进展,未来安进会在这个领域做更多的探索研究。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中国的研发中心会有临床医学、转化医学和新药发现的综合研发功能。

记者:这个定位非常棒。谈到研发中心,我想到最近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安进在今年公布了 PCSK9 抑制剂 evolocumab(AMG145)III 期 TESLA 研究数据。对于 PCSK9,我们自己也做过研究,发现安进在申请临床的阶段比第二家、第三家领先的优势非常多。那么,从产品研发角度和中国市场来讲,PCSK9 引入中国,会有哪些比较深远的意义?

张明强博士:相信大家都关注过相关的新闻报道,安进率先向 FDA 提交 PCSK9 抑制剂 evolocumab 的上市申请,这是全球首个 PCSK9 抑制剂新药监管申请。

在中国过去的 30 年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高脂血症患者越来越多。在中国,高脂血症患者人数接近两亿,而高脂血症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然而,仅有 18% 的人明确知道自己患有高脂血症,其中只有 8% 的患者接受了治疗。这意味着两亿患者中只有不到三百万人接受了治疗,所以,如果有一种行之有效的降血脂药物,将对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患者的治疗都产生巨大的影响。现在市场上已经有很多他汀类药物,这些药物在过去几十年当中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与治疗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仍然有很多问题是现有降血脂药物没有解决的。

比如,他汀类药物要增强 LDL-C 的降低效果,需要加大治疗剂量。可是,任何一种他汀类药物均存在“6 规律”,即药物剂量加倍,LDL-C 仅进一步降低约 6%。也就是说,他汀类药物在初始剂量后采用翻倍剂量进行治疗所获得的进一步治疗效果相对较小。在这种情况下,给患者服用 PCSK9 抑制剂,与他汀类药物的作用机理互补,两者联用,可起到强效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第二个问题,相当一部分患者在服用他汀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耐受,特别是在加大他汀类药物剂量后。大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会导致相当多患者的肝酶水平超过正常上限的 3 倍以上,以及肌肉疼痛。所以国内临床实践中,很少给患者加大他汀类药物剂量。所以要想达到降血脂目标,就必须寻求其他办法。而 evolocumab 临床试验已证明其可以比他汀类药物更有效地降低血脂而没有他汀类药物的不耐受性和副作用。

第三个问题,家族性高脂血症患者使用他汀效果不佳。目前发表的 PCSK9 临床Ⅱ期、Ⅲ期实验表明,PCSK9 抑制剂无论是单用还是联用,都可以在他汀不耐受患者和家族性高脂血症患者中有效的降低 LDL-C.

记者:我觉得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也可以改善这个状况,就是我们可以引导患者,在摄入方面要做一些调整、改善,加上运动,以及其他形式的调节。

张明强博士:我们国家因为在过去 30 年当中,社会、经济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能使人们对健康的认知和实践有一点点的滞后。我认为我们国家的患者和医生至少在控制 LDL-C 方面还没有达到欧美国家的水平。

记者:所以说,改变医生的认知和加强患者教育都非常重要。再回到我们前面的问题,现在有很多科学家实际上已经流向中国,尤其是在有机合成这个领域,做小分子化学。你们现在做的主要是一些单抗类的药物,是不是你们也会考虑做一些小分子的?

张明强博士:我想讲两点,很多人知道安进是一个生物公司,我们的强项确实是生物,然后我们抗体也是全世界最好之一,但是,实际上我们有很强大的化学团队和结构生物学团队,所以,你提到的小分子化学领域,我们也是有兴趣的。

另外,安进还有不同于其他跨国药企的一个特点,我们的研发战略是“生物学先行”(Biology First)和“方法学独立”(Modality Independence),因此不会把研发部门按方法学来细分,比如大分子研发部门、小分子研发部门等。无论是用哪方面的研发技术,只要最终能把事情做好,新药研发出来就可以。

记者:这也反映了安进的做事风格。那么前面我们了解到安进研发中心在全球的地位会非常的重要,研发战略这期间不可避免会需要比较多的技术人才来支撑,安进对这些人才的需求是怎样的?一般会通过什么方式解决的?

张明强博士:人才确实非常难得。安进要求员工具备三点:首先,员工要知道他做的这个事业是为了造福患者,这一点很重要,做新药研发是很有挑战的一件事,我们很自豪自己的工作会令患者受益,我想安进人的价值观在这方面应当是统一的。

第二,安进人要热爱科学,做科研是很苦闷的,因为每天都在面对失败,一旦成功,这个事情就做完了,再开始一件新的事情又是从失败开始。新药研发更甚,通常需要十几年才能研发成功一个药物,这要求对科学真正发自内心的热爱,才能沉下心来做出成果。

第三,安进刚进入中国不久,我希望安进人是有创业精神的。我们都是创业者,我们一起工作,一起把事情做成,把新药研发做成。

我觉得以上这三点,是除了科研知识和研发技术以外,最紧要的。我们会采用从外引进和从本土招募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来获得这样的人才。

另外,我们的人才不仅要吸引还要培训,让他们在为安进新药研发做出贡献的同时,自己的职业生涯也能得到发展。

记者:那么,安进中国公司是否有一些特别的机制让员工有创业者的感觉,觉得自己每天除了为公司工作,也在和公司一起成长呢?

张明强博士:我们现在的模式基本等同于创业公司,安进与生俱来的创业文化也在我们的中国公司中得到了体现,同时安进采用的扁平化管理也是创业型公司的特质。值得一提的是,在管理模式上,安进中国公司也有与其他跨国药企不一样的地方——即 new operation Model(新的运营模式),母公司放权,中国公司有权利自行决定大部分商业行为,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安进中国公司的所有团队都有心向一处、同舟共济的感觉,只有在中国成功我们才算成功。

记者: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样的团队必然会创造美好的未来。那目前药物研发和社交平台的合作在全球范围中渐渐有公司开始试水,例如 Genentech 和 Patientslikeme 的合作,最后想听听看,您对这类领域的合作,您怎么看?

张明强博士:我觉得在中国医疗领域有一个明显缺失的地方,就是 patients group(患者团体),在西方发达国家,某个疾病的新药研发、上市、治疗手段、法律法规以及报销等医疗帮助均离不开病人组织。反观我国,在新药研发、政府制定医保政策方面几乎听不到患者的声音,只有医生、医院、医药厂家、政府政策制定者在发声。但是,正如 patientslikeme 中所说,我们的服务中心是患者,如果能够知道患者的切身体会,我们才会更容易理解患者的真实需要。如果通过你们的平台让医疗从业人员(包括政府、科研人员和药厂)都能够听到患者的声音,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记者:我们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且一直在做相关努力。我非常同意您前面提到的患者团体的信息,在这方面,我们的丁香医生正在做一些尝试,网页版丁香医生在未来会做一个患者社区。我们现在做的第一个是以我们 CTO 冯大辉先生为原型,一位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在社区讲述自己患病和治疗的经历,组织医生一起来写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治疗以及日常保养方式。通过这样的形式向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群传递科学正确的处置方式,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希望利用丁香园现有的医生资源做患者社区,这是未来要走的一条路,与您刚才说的患者团体方向有点像。

张明强博士:如果要做这个网站,我认为患者团体真的是一个很好的方向。在中国,这方面几乎为空白,一旦做好,影响会非常大。比如,血友病是中国唯一有病友社团的疾病,通过病友社团的努力,让国家批准了一种迟迟未获批的药物;再比如乙肝患者,尽管没有病人组织,但由于患者基数非常大,最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工作体检不检查乙肝等来保障这部分患者的权益。

如果通过你们的平台能够搜集到患者的反馈,这对新药的研发、推动、医保政策的制定都很重要。

记者:如果在某些领域可以让大家认可我们的发言权,我们一定会努力推进。感谢张总接受我们的采访,祝福安进的中国之旅一帆风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