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饶毅爱穿立领盘扣唐装亮相,正契合如今时尚界的“民国风”。2014年的夏天,科学家饶毅又赶上另一个潮流——开设微信公众号。7月21日,一个名为《赛先生》的微信号问世,饶毅是主编之一,另两位主编鲁白、谢宇是饶毅的朋友,同为顶尖的科学家,也有着与饶毅类似曾在美国任教授的身份。
《赛先生》公众号的图标蓝底黑字,毛笔体的三个大字简单刚毅,在一众吃喝玩乐的微信公众号里独树一帜。上线仅几天,《赛先生》订阅数就过万。
“赛先生”是90多年前中国知识分子中间的流行语,从Science(科学)音译而来。新文化(300336,股吧)运动中的旗手们,借这位“先生”宣扬科学精神。90多年时间,中国已经焕然一新,但在饶毅看来,科学与理性仍然稀缺,重提“赛先生”并非博眼球,而是这个国家紧迫的需要。
海外生活22年,回国仅7年,饶毅却迅速地建立了自己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更多地来自他对中国科研体制的批评、他的科普文章和特立独行的行为方式。在很多科学家信奉“多说多错”的环境里,饶毅却坚持“且说且做”,他解释说:“为什么要说?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即使我做不到,我希望你们做得到。”
有人嫌他“嘴太大”,有人却赞他有良知,但如果静心细读他的文章,从中能看到的,更多的是一个理工男的理性和坚持。
饶毅讨论对谈、辩论的内容一般在于科学和教育及其相关的文化,在那些的场合里,犬儒、怯懦、愚昧或者麻木的辩论“对手”们,常常被饶毅逼得显出原形。
海归“侠”
饶毅的读者群含科技教育界退休职工,高校理工学生,以及对科学感兴趣的文艺青年,在科学家再也不是全民偶像的时代,饶毅有这样的名气已经很不容易。
2007年以前,只有科学界的同行知道饶毅,这位在美国奋斗22年的中国科学家,已经在自己的领域里赢得了世界同行的尊重,任《神经科学杂志》、《发育生物学》等多个国际学术杂志编委。饶毅近年的领域为“社会行为的分子和细胞机理”,其实验室网页上对此有书面的解释:“社会行为是动物针对同种属动物的行为,其范围从动物的相互作用到人类的社会交往、政治、战争。本实验室通过多学科交叉,用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神经生物学、心理学、化学分析、现代成像和电生理等综合途径,研究重要和基本社会行为。”
这是一个科学界前瞻性的研究领域,正符合饶毅的个性——对未知充满好奇而又热爱挑战。饶毅很少在公开场合谈论自己的专业和自己在科学上的成就,但从他写的科普文章中,外行可以尽可能地接近这个“奇妙的”专业。
杂文集《饶毅科学Ⅱ》收录的一篇文章叫《猪会骗猪,鸟能唬鸟》,开篇是:“知彼知己,是很高级的认知。对人的心理学,如今已有较多研究,而对动物的神经生物学,研究还不多。最近有些研究提示,猪和鸟可能懂得骗和唬,如果这样,那么也许它们脑袋有些部分是很厉害的。”
2007年,饶毅辞去美国西北大学终身讲席教授职位,回国担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当时,饶毅回国在学术界引起不小的轰动,因为像他这样的顶级科学家,多数选择到中国兼职,而不会辞去美国的职位甚至放弃美国国籍。
饶毅的“裸身”回国颇有大侠风范,其实,在美国22年间,这也是他行事的一贯风格。
作为1962年生人,饶毅的少年不得不因为政治运动而显得“凌乱”。幸运的是,饶毅赶上了高考恢复,16岁考上江西医学院,后来进入上海第一医学院。从留学美国到2007年回国前,饶毅不仅在学术上取得丰硕成果,也因为敢于为华人科学家争取权益而闻名。
饶毅出生在中国内陆城市南昌,但在性格上却与美国人很是契合,他幽默、直率、热心社会事务,从来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究。
饶毅的好友、另一位海归中国科学家施一公撰文讲述了饶毅在美国“行侠仗义”的故事。2003年,饶毅写了一封长信给美国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ASBMB),善意提醒他们:在ASBMB长达100多年的历史上还很少有亚裔的领导,其主办的学术刊物中也缺乏亚裔主编和副主编。施一公在文中提到,后来有优秀的华裔教授受聘重要学术杂志担任副主编,成为第一位华人副主编,他认为这也许与饶毅的呼吁不无关系。
当时的背景是,亚裔科学家在美国往往面临“玻璃天花板”:很难获得学术界的领导地位,也很难得到学术界更高层面的荣誉。这样的状况已经维持多年,但华人科学家大多信奉独善其身,愿意“管闲事”的人少之又少。
“大嘴”不饶人
饶毅回国,但“大侠”之风未改。
第一次引起公众关注,是2011年参评院士事件,饶毅在当年的中科院院士评选中落选,然后发表博文表示永不候选,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人敢提“永不参选院士”这种话。
其实在前一年,饶毅已经“惹事”。他和施一公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批评中国科研制度:“中国政府投入的研究经费以每年超过20%的比例增加,甚至超过了中国最乐观的科学家们的预期。从理论上讲,它应该能让中国在科学和研究领域取得真正突出的进步、与国家的经济成功相辅相成。而现实中,研究经费分配的严重问题却减缓了中国潜在的创新步伐。这些问题部分归结于体制,部分归结于文化。”
8月上海书展期间,饶毅出席了杂文集《饶毅科学Ⅱ》首发式,在活动上与嘉宾和现场观众互动。活动上饶毅提及,《科学》发表这篇文章后,引起中国高层的关注,要求有关部门回应,他和共同作者施一公因此让某些人大为不满。
批评文章引发的风波,并没有让饶毅对公共评论望而却步,在不同的场合和文章中,他依然批评中国科研体制中的弊端,说话一点情面也不留。
得理不饶人——上海的这次活动上,一段辩论正好展现了饶毅的这个特点。
当天的对谈中,饶毅提到“李约瑟难题”。所谓“李约瑟难题”是指英国学者李约瑟提出的一个话题,大意是:“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
对此,饶毅评论说:“中国古代是没有科学存在的,中国古代有过零散的,不系统的某一些科学发现,包括某一些重要的超前于西方科学家的,但是整体是很弱的。中国的技术是要比中国的科学好一些,但是也不能说我们有四大发明等重要发明就表明我们一直领先别人,技术还是比西方弱一点。但是如果用我们古代的技术和古代的科学比,技术还是要强一点,至少有一些东西还是可以留在今天。”
对谈嘉宾江晓原表达了不同的意见。他用中国古代的弓箭作为例子。“一个弓,一个弩可以把箭射出去杀死人,射穿铠甲。现在的人可以解释说这是胡克定理、材料的弹性系数,掌握了这个定理以后我们就可以造出一个弓箭。但是秦始皇的兵马俑里面已经找到了弩。那个时候他们知道胡克定律吗?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胡克定理的时候,它也是可以造出来的。”
面对对谈嘉宾的不同意见,饶毅抢过话筒辩论:“科学需要有逻辑、有证据、有理智地一步一步探索,而且要诚实,有自我反省,自我更新的过程,这个在我们中国古代是没有的。”
接受多年科学训练的人容易 “认死理”,饶毅的可贵在于不仅“认死理”,还愿意替人说理,不惜让自己卷进纷争。
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中国女子游泳小将叶诗文在400米混合泳比赛中夺冠并打破世界纪录,但夺冠后,外国媒体纷纷质疑叶诗文服用兴奋剂。实际上,叶诗文在兴奋剂检查中顺利过关,并没有证据说明她有违规行为。
8月1日,《自然》杂志网站刊发了记者伊文·卡拉威的报道,文章标题是《那些伟大的奥运成绩为何惹人怀疑?——“历史表现分析”有助于消除疑虑》,他借由伦敦奥运会游泳冠军叶诗文在女子400米混合泳中的惊人表现,从科学角度探讨反兴奋剂的问题。
文章发表后引起很大的争论,很多人认为《自然》的报道暗含偏见。
正在叶诗文事件闹得纷纷扬扬之时,不喜欢运动的饶毅写信给《自然》总编,批评这篇报道。饶毅在信中说:卡拉威报道说得好听是草率、说得难听是种族偏见:1,最初的副标题暗示叶可能舞弊; 2,卡拉威用了两件事实说明叶惊人地异常,而两件都错了;3,卡拉威没咨询意见不同的专家,导致报道不平衡,低于公平报道的最低标准。所以,卡拉威至少不负责任,可能太快就暗示中国运动员容易舞弊。他肯定没有达到新闻报道的通常标准。
在为叶诗文喊冤的同时,饶毅教授还不忘在给总编的信里“教训”对方两句:英国人的国际形象好,部分原因是你们的科学和科学家,当全世界中学生都要从教科书上学习牛顿和达尔文时,英国赢得了世界的尊重。《自然》应该以这些伟大(且客观)的科学家建立的传统和声誉为自豪。他们其中有些曾在《自然》发表过论文,才有《自然》的今天。你们如果采取措施修复你们的新闻记者造成的损害,可以加强你们的声誉。
在国外记者面前,饶毅有时显得强势时就强势,以便让那些习惯于华人柔弱姿态的外国人看到,笑眯眯的中国科学家饶毅,可不是好说话的。
饶毅回国后多次直言不讳地批评科研界不合理现象,自然引起一些人的不满,这些人认为饶毅以海归科学家自居“仗势欺人”。但如果看到上面所述饶毅在海外的表现,这种偏见就会不攻自破。在饶毅这里,“得理不饶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行为方式。
操心科学的未来
7年来,饶毅的杂文主要涉及两个话题,一个是宣扬科学精神,一个是批评科研体制。“逻辑、证据、理智、诚实、反省”这些词正好解释了饶毅反复强调的“科学精神”。
让饶毅最忧心的是,中国年轻人们对科学探索的热情似乎越来越少,他认为这一点非常危险,会影响整个国家未来的发展和地位。《饶毅科学Ⅱ》首发式上,他再次谈到这个问题。
“蔡元培先生抱怨过,说有一些人读北大,就是为了读商科和法科,读书和发财,对科学技术是没有兴趣的。 1949年以后,国家和人民对科学技术兴趣确实是极大地增加了,但是我担心高潮已经过了,就是说当大家发现升官发财又是一条路的时候,可能读书又变成了升官发财,科学技术又不要了。”
饶毅的这个担心来自他对学生们的观察,也来自一些数据。“我看报考自然科学的学生高考分数在不断下降,过去北大是生物学科最难进,现在是光华管理学院最难进。”饶毅说,北大学工办曾做过有一二百个学生参加的调查,“在读研究生半年之内,有三分之二的学生说以后不做科学”。
对于饶毅的担心,对谈嘉宾江晓原再次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认为科学是一种工具,他把科学比喻为厨房里的菜刀——没有菜刀不行,但说人人热爱菜刀也不对。
饶毅回应说,如果我国有人曾宣扬科学高于一切,那么他也不赞成这种说法,不过他也不同意把科学仅仅看作是一种工具。“我并不赞同要全民热爱科学,我认为少数人热爱科学就可以了,但对于多数人来说科学也不是菜刀,也不是单纯的工具。我希望科学的思想、精神变成我们每天的文化,日常文化的一部分,而不是简单颂扬,歌颂,或者变成简单的‘菜刀’”。“我认为最后有5%的青少年投身到自然科学就可以了,但是我担心以后急剧下滑到1%也没有了。”
饶毅的担忧是十分急切的,他为微信公众号《赛先生》写的创刊词,标题就叫《赛先生在中国还是客人?》,文章通篇表达的,都是忧思。
“在中国科学似乎进入快速发展期的今天,也需看到:近十几年来,中国社会和青少年越来越热衷于付出少而收获大的职业,对科学的热情越来越小。这不限于国内的学子,也含海外华人。也就是说,我们旧问题还没有解决,又出现了新问题。可能导致的后果是:我国科学的最高峰就在今后30年内,原来有热情的人继续努力形成中国科学上升的曲线,而后继人才短缺形成科学的平台期或下降的曲线,它们的交汇或许将决定我国科学未来走向。”
人总是容易记住批评,饶毅给人给人留下的印象是,总在批评中国科研体制中的问题,总是提醒大家中国科技水平与国际一流水平之间的差距,听多了,就会听出“泼冷水”的感觉来。但事实上,饶毅对中国科研发展的预测,并不仅仅是消极的,他曾在一篇文章中预言,中国会因为本土的研究出诺贝尔奖得主,但即使出了,30年内也很可能赶不上日本。如果考虑饶毅屡次准确“预言”诺奖结果的“战绩”,那么这句话对于中国科学界一定是个好兆头。
跳出漫画的科学家
如果光看饶毅的文章,会给人一种错觉:饶毅一定是一个严肃、不苟言笑还喜欢批评人的科学家。饶毅自己也明白这种误会的存在:“在中国,因为对科学家不了解而画出来的科学家漫画,反过来照在科学家头上,大家以为那就是科学家,其实比较可笑。”
漫画版的科学家是什么样子?两耳不闻窗外事?木讷而缺乏情趣?饶毅显然完全不是这个样子。
除了自己的科研之外,饶毅对历史很感兴趣。“我认为在国外20多年,对自己有很大的影响,我在这20多年没有只是做科研,只是看生物的书。我看过一些美国历史,少数欧洲历史,另外,我还看过一些科学史,同时,我看过一些中国近代史。”
对人文社科的兴趣让饶毅保持着对社会事务的热情,有人奇怪他为何能有如此多的精力和时间写作科研以外的话题,他回应说:“我这个人体育很差,我也不喜欢喝酒、抽烟、喝茶。我有时间,在科学方面也有很大的兴趣,包括对科学史的兴趣。我对感兴趣的东西会花时间看一点。”
尽管在学术上一板一眼,但饶毅绝对是一个“有趣”的人。2008年北大生命科学学院元旦晚会上,饶毅登台和学生表演相声,饶毅的表演水平不敢恭维,仅限于拿着稿子念,但大教授的真诚却着实让会场轰动了一番。
好友施一公用一个小故事说明了饶毅顽童般的个性。饶毅和施一公一家去京郊度假村休假,巧遇一个盛大的婚礼。施一公与饶毅聊了一会儿后,饶毅就“神秘”消失了,施一公一看,他竟然到婚礼上与宾客高谈阔论起来。
饶毅的特别之处还在于他从不主张“为事业牺牲一切”之类的价值观,相反,他希望学生们和他一样,对家庭充满责任感和深情。2013届北大生命科学院本科毕业生的毕业典礼上,饶毅通过视频连线致辞,主题是“家庭第一,事业第二”。
致辞中他说:“我今天只能连线、不能在生科院现场,是因为要与女儿、儿子在他们小时候熟悉的家中团聚。……对于我平时居住在东西两半球的孩子来说,如果我不在,他们的聚会就缺了半边天。我相信,你们以后,不仅会谅解、赞同,而且也会做出类似的决定。”
饶毅对学生们的期待,与电影《中国合伙人》宣扬的那种“出人头地”观完全不同,在他的眼里,如果更多人信奉“家庭第一,事业第二”,那么这个社会将更加健康。
饶毅为年轻人们塑造了另一个版本的“赛先生”形象,他是认真的,但又是有趣味的;他是温和的,但又是得理不饶人的;有人爱他,有人恨他……无论外界的评价怎样,饶毅自己最在意的,是年轻人们因他这个赛先生,而爱上真正的赛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