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为止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数据或者证据证明随着许多生物新型疗法的引进,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人类医疗保健带来巨大的进步。
近年来生物医药领域有许多新的发现,为人来某些疾病的研究与治疗带来了美好的憧憬与希望,譬如一些新型抗癌药物、艾滋病疫苗等令人垂涎的生物产品。可惜的是这些产品或技术在应用和实施的过程中并未得到科学家和人们想象中的效果,其市场前景也暗淡无光。无论是这些技术或其产品都未能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成为了徒有虚名的炒作工具,下面让我们盘点一下近年来轰轰烈烈诞生却暗暗淡淡退出生物舞台的十二大炒作生物技术。
一、干细胞疗法
干细胞疗法是通过利用对干细胞进行体外分离、培养、定向诱导分化等,能够培养出一种全新的、正常的、更年轻的细胞、组织、器官等。通过特殊的移植技术移植到体内,代替那些正常或非正常死亡的细胞,从而恢复机体功能。由于干细胞能够分化成其他细胞,因此对它的研究为治疗多种慢性疾病带来了希望,例如帕金森病、老年痴呆症、慢性心脏病,甚至癌症。目前研究的一个重点是用干细胞产生神经细胞,以修复受损伤的神经系统;另一个主攻方向是用干细胞产生能分泌胰岛素的胰腺组织,如果移植到体内,可以根治糖尿病。
但是这些设想要变成现实,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如果治疗采用的干细胞来自他人,在移植到患者身上时,就有可能引起排异反应,导致手术失败。如果干细胞是来自患者自身(例如来自成年干细胞),虽然不会引起排异反应,但是如果只是简单地把干细胞注射回体内,干细胞的分化和生长没有得到控制,就有可能长出肿瘤,导致癌症。即使干细胞已先在体外诱导分化成所需要的细胞类型,在注入体内时,它们能否到达所需的部位,生长能否得到控制,也有不确定因素。
而中国遍地开花的干细胞治疗根本就没有经过动物实验和人体临床试验,就直接用于临床治疗,目的纯粹是为了牟利。中国市场上的干细胞治疗有的复杂一些,迷惑性也更强。有多家中国医院都号称在用干细胞治疗截瘫患者,号称有一定效果,甚至吸引了国外的患者到中国来接受治疗。但美国医生对到中国接受过干细胞治疗的一些美国患者做了评估,发现并没有疗效,有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觉得有所改善,可能是心理暗示的作用,或是与干细胞无关的其他手术因素造成的。这类治疗都是没有把干细胞在体外进行诱导、分化,就直接把来自他人的干细胞注入体内,有排异和致癌的风险。
二、基因疗法
基因疗法是指将外源正常基因导入靶细胞,通过替代异常基因、封闭致病基因、剪去致病基因、修复受损基因和重建基因调控系统等,以纠正或补偿因基因缺陷和异常所引起的疾病,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由于基因疗法针对的是疾病的根源——异常基因本身,因而具有重大的医学价值和巨大的商业价值。
理论上讲,从遗传性疾病到癌症,从感染性疾病到心血管疾病……基因疗法几乎“无所不能”。1990年至今已开展了600余项基因疗法临床试验,参加试验的患者人数超过3500人。但到目前为止,经基因疗法试验治疗过的遗传病也只有屈指可数的海洋性贫血等十几种疾病和一些肿瘤,而真正取得了疗效的更是微乎其微,基因疗法可谓步履蹒跚。 随着基因疗法产品的发展和临床申请的增加,尤其是不断出现的基因治疗事故,使得基因疗法的安全性问题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另外令科学家感到失望的是,绝大多数的载体基因疗法尚未取得人们所期望的效果。限制基因疗法效果的主要原因,一是转基因至体细胞内适当位点的“低效性”,二是目前大部分的基因疗法是非特异的,因此无法对大量的多基因疾病进行治疗。
基因疗法目前还只是处于试验阶段,尚未进入较大规模的临床试验阶段,更谈不上常规的临床治疗。现在尚不能对基因疗法抱有太大的期望。
三、反义技术
包括反义核酸及反义技术,反义核酸是一段与靶基因的某段序列互补的天然存在或人工合成的核苷酸序列。反义核酸技术指根据核酸杂交原理设计的以选择性抑制基因表达为目的的一类核酸研究新技术。利用人工合成的反义DNA或反义RNA导入靶细胞,控制细胞的中间阶段使编码蛋白的基因不能转录为mRNA或阻断翻译相应蛋白。
反义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包括抗病毒、抗肿瘤等。然而,经过20年的技术改进,仅有一个反义药物进入市场,即Isis公司开发的福米韦生(Vitravene),8年前被美国FDA批准成为治疗艾滋病相关的视网膜炎病人。除此以外,许多反义药物开发公司的产品均在III期临床试验时失败。对反义治疗新药的申请也很快遭到FDA的驳回。尤其在新的具竞争力的疗法如RNA干扰的出现下,死亡的钟声已为反义技术敲响。
四、人工血液代用品
血液代用品指具有载氧能力的、能代替血液在组织中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交换的代用品。目前人工人工血液代用品主要有两大类,包括来源于血红蛋白(Hb)的Hb类载氧液和氟碳乳剂。人工血液代用品具有无抗原性,载氧和二氧化碳能力与Hb类似,可维持动脉血压,不发生化学反应不升高白细胞、无毒等优点。
残酷的是,迄今为止,大多数生产人工血液的尝试均以失败告终。血液本身有着复杂的构成,在人体内又流通全身,与各种器官组织发生作用,要制造出一种完全代替血液的溶液非常困难。目前有研究开发出的一些血液替代品只是一种临时替代品,且血液代用品的开发仍有许多未知难题等待攻克。
五、生物修复
生物修复技术是一类低耗、高效、安全的生物技术,主要依靠细菌、真菌、甚至高等植物的自然代谢过程降解、去除环境中的污染物。包括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细胞游离酶生物修复3大类型。
生物修复技术作为近20年发展起来的一项用于污染治理的新技术,虽取得很大进步和成功,但处于实验室或模拟实验阶段的研究结果较多,商业性应用还待开发。此外,生物修复效果还受到如共存的有毒物质 (如重金属)对生物降解作用的抑制;电子受体(营养物)释放的物理性障碍;污染物的生物不可利用性;污染物被转化成有毒的代谢产物;污染物分布的不均一性;缺乏具有降解污染物生物化学能力的微生物等因素制约。
六、 艾滋病毒疫苗
对于病毒性传染病的预防,人类首先想到的是疫苗,对HIV也不例外。 遗憾的是,人类研发AIDS疫苗的路程上写满失败。默克公司用10年时间研制的名为V520的AIDS疫苗,曾被医学界寄予厚望。2004年,由默克公司、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性疾病研究所和一个名为艾滋病病毒疫苗联盟的学术机构组成团队,开始实施名为STEP的全球试验。 然而,2007年9月18日,三方宣布中止这项历史上第一个AIDS疫苗临床试验。
究其原因,HIV存在变异复杂、变异率高的特性,这是疫苗研发中的最大障碍。HIV基因组的高度变异性,极易产生变异株,HIV表面糖蛋白的主要抗原决定基也极端多变,不同国家和地区的HIV亚型亦有所不同。简言之,HIV就像一个不断游走的活动靶,运动轨迹随时变化,贸然开枪是不会正中靶心的。HIV科学家正处AIDS疫苗研发最黑暗时代的另一原因是,HIV致病机理和免疫机理至今尚未完全清楚。换言之,人类依然没摸清这块移动靶的方方面面,自然也找不到优中选优的方法,阻碍了AIDS疫苗的研发。
七、 白细胞介素2
白介素2是一个分子量为14500的糖蛋白,它刺激已被特异性抗原或致丝裂因数启动的T细胞增殖。白介素是应用基因重组技术生产的一种促血小板生长因子,可直接刺激造血干细胞和巨核祖细胞的增殖,诱导巨核细胞的成熟分化,增加体内血小板生成,从而提高血液血小板计数,而血小板功能无明显改变。白介素是抗肿瘤的生物治疗用药,适用于晚期肾癌、恶性黑色素瘤及癌性胸、腹腔积液的治疗,也可试用于其他恶性肿瘤综合治疗。
但其副作用也不容忽略,如发热、流感样症状;可引起肺部或其他部位水肿;可能有过敏反应。个别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皮疹、类感冒症状。皮下注射者局部可出现红肿、硬结、疼痛,所有副反应停药后均可自行恢复。使用较大剂量时,本品可能会引起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表现为低血压、末梢水肿、暂时性肾功能不全等,应立即停用,积极对症处理。应注意,使用本品应严格掌握安全剂量。其开发前景仍有待观察。
八、新型抗生素
伴随着细菌感染的猖獗,人类一直坚持不懈地与细菌作斗争,然而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新型抗生素的开发速度远远跟不上细菌耐药发生的步伐。近40年来,只有一类新型抗生素药物问世,即辉瑞公司(Pfizer)的利奈唑烷(linezolid Zyvox)。
然而,新型抗生素的研发路途依旧遥远。从进行大规模临床研究到获得批准这一过程需要昂贵的研究费用,且如今开发的抗生素终产品大多均为“非创新药物”,这种种因素都不同程度的影响了许多生物技术公司的决策,使他们纵然面对抗生素市场这一块诱人的大蛋糕,却不得不望之而兴叹。
九、神经变性疾病和精神障碍治疗
神经变性疾病指一组原因不明的神经系统疾病,可累及神经系统各部分。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脊髓小脑变性等是典型的神经变性疾病。尽管分子生物学在这方面的研究有了很大进展,但大部分神经变性疾病的病因不明,治疗方法也未确立。
十、 转基因动物生产疗法
转基因动物(Transgenic animal)研究是人类按照自己的意愿有目的、有计划、有根据、有预见地改变动物的遗传组成,是基于现代分子生物学、动物胚胎学和配子生物工程技术的一项综合技术。
尽管转基因动物发展迅速,对人们的健康生活起了巨大作用,但是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转基因技术支撑体系不够完善.主要表现为目前转基因动物的成功率不高,体细胞克隆等技术环节还有待完善。并且有些技术会对动物健康产生危害,这就需要研究者在转基因技术的基础理论研究方面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
十一、 异种器官移植
异种器官移植,是用手术的方法将某一种属个体的器官或组织移植到另一种属个体的某一部位。异种器官移植已成为器官移植学研究的新领域,可为不断缺乏的人器官提供来源。
然而异种器官移植面临的最大障碍之一是人体内存在针对异种动物组织抗原成分的天然抗体,从而使移植器官发生不可逆性缺血、变性和坏死。应用免疫抑制药物对抗排斥反应效果不佳。异种移植面对的难以逾越障碍还包括扩物种病毒感染的威胁和医学伦理问题等。
十二、抗感染药物
抗感染药物系指具有杀灭或抑制各种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可以口服、肌注、静注等全身应用的各种抗生素、磺胺类和喹诺酮类药以及其他化学合成药。
从上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期间,人们一直在开发新的抗感染药,但进展十分缓慢。抗生素使用得越多,抗药性细菌就越多。现代医学的发展使患者更容易受到感染,从而加剧了这一问题。抗感染药物就像有限的自然资源,开发出来的越多,后期研究的难度就越大,如果长期使用单一抗菌药物,很可能导致细菌耐药,最终无药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