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域检验梁耀铭:中国第三方医检行业先行者

2013-07-08 09:15 · veradai

金域检验梁耀铭用8年时间,投入大量资金,专注于第三方医检实验室的运作,最终将金域检验打造成国内最大的第三方医检机构,年收入超过10亿美元,其商业模式也获得国际同行认可。

面前的这一幕并非发生在黑帮影片里,而是发生在金域检验董事长梁耀铭面前:2005年的年末,七个来自担保公司梳着平头的黑衣男子敲开了他办公室的大门,在他对面一字排开,放在他面前的是一份担保公司的贷款合同,200万元的贷款利息高达近20%,但能拿到手上的实际只有150万元,按照合同,有50万元现金要留在担保公司的账户中。面对如此苛刻的条件,他没有犹豫,拿起笔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当时很多人形容他此举无异于一场“豪赌”,但梁耀铭却不以为然。2005年前后公司处于疯狂投入期。他从2004年开始先后借贷、向员工集资700万元完成了公司的第二次改制,又在2004年公司净利润只有200万元的情况下又借贷300万元投入到公司“流程再造与标准化运营”项目中。


让梁耀铭如此豪赌的,是一项名叫“第三方医检”的业务。这场豪赌八年后才见分晓。2013年2月,全球分子诊断巨头QIAGEN公司与金域检验宣布联合成立QIAGEN国内首个分子病理示范实验室,震动业界。

QIAGEN公司在德国有着近40年的历史,年收入超过5亿美元,在生命科学研究、应用检测和临床诊断等领域拥有1000多项专利。

与发达国家19世纪20年代就出现商业化医疗检验实验室不同,中国第三方医检行业尚处于发展初期,整体市场规模较小。

目前中国第三方医学诊断市场规模不足20亿元,仅占医学诊断总收入的1%-2%。并且中国第三方医学诊断市场可检验的项目仅1000多项,而国外发达国家如美国可达4000多项,医学诊断水平差距明显,特别是在基因、分子诊断细分市场。金域此次与QIAGEN公司的合作无疑是国内此医学项目的一个重大突破,与此形成落差的是,对方选择的不是某高校、大型科研机构,居然是一家近年才在中国崭露头角的第三方医检公司。

2004年,梁耀铭选择对金域进行第二次改制,“第三方医检”这个名词对于当时医药行业还很陌生,主要是指医院之外的专门检验、影像、B超等非医疗诊断机构所做的检查工作,专门为医院等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检验服务。

金域检验出身于广州医学院的校办工厂,虽然在2001年完成了第一次改制,但梁耀铭还在学校任校办处主任和总务处处长两个职务,也因此,金域检验没有完全脱离“校办工厂”的基因,众多决策还需要在学校领导层的“框架”下完成,梁耀铭认为这使得金域在市场上缺乏血性,于是毅然决然地辞掉了职位,选择下海。

彼时,广州医学院的领导出于爱才之心,向梁耀铭做了无数思想工作,不断到他的家中和公司对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也有人劝他如果继续担任职务,他将会有更大的上升空间。但梁耀铭始终不为所动。很多人说他疯了、傻了,放弃了光明的仕途而去偏执、狂热地追逐一个可能不存在的市场,甚至梁耀铭的父母也反对他的选择。

由于金域最早进入第三方医检市场,因为整个市场尚未成型,没有人懂这家公司是做什么的。有一次梁耀铭去和一家三甲医院谈合作,该院负责人傲慢地反问他:“我们国有医院的医疗配备难道还不如一个民营企业的好吗?”

甚至,当从学校辞职后,学校告知梁耀铭因为扩招等原因,校办工厂要在一年内全部从学校迁出,梁耀铭想要在用地成本相对便宜的高新技术园申请办公场地,却吃了个闭门羹,因为“服务不属于高科技”。

“园区负责人告诉我,哪怕你组装个VCD也是产品,可以让人看见,你们拿着一堆化验单往上申请,领导都不认识这是什么。”梁耀铭回忆说。

后来,梁耀铭在学校、高新技术园区与区政府间多方奔走,终于申请到了高新技术园区的办公地点,但是由于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最终还是因此流失了一批员工。

梁耀铭的“偏执”在企业管理中也颇为明显,金域甚至放弃了当时一项营收破千万颇为赚钱的业务(检验试剂与医疗耗材的销售),转而去开拓一个不断烧钱投入、需要回报周期,无人涉猎的第三方医检市场。

在那时,金域的商业模式远远没有得到大众认可。

梁耀铭的理由是:“很多行业的繁荣会创造出假象,其实这些产业的内部已经腐朽,但它没有呈现停滞或者衰退,相反它可能在不经意中突然崩塌,在很短的时间里,有可能会从利润空前的状况陡然跌落到濒临破产。”

梁耀铭的判断来源于金域最初在保健品生意上的教训,更与其全球视野密不可分。2001年,梁耀铭作为广州医学院的重点培养骨干被派往新加坡国立大学攻读EMBA,随后又被广州市市委组织部派遣到中国人民大学和牛津大学高级公务员攻读公共行政管理学习班(MPA核心课程)。

“读完EMBA、从英国回来之后,我觉得相比于公务员,我更适合做企业,并且通过这两年的案例学习和调查,我了解了国外第三方医检实验室的运作方式,知道应该将金域建成一家怎样的公司。”梁耀铭将全球最大的第三方医检机构美国QUEST公司作为金域检验的标杆企业,他又找到了专业的管理咨询等相关公司,帮金域检验做企业模型和框架设计。

2005年,梁耀铭启动了金域检验的CAP(美国病理学家协会)认可工作,通过CAP认证的检验室其检验室品质均达到世界顶尖水准,并可获得国际间各相关机构的相互认同。

第二年,历时一年的金域检验流程再造及LIR信息化管理系统成功上线。梁耀铭认为其意义在于,接轨国际标准、将服务流程标准化,用信息化来固化,这是做大企业的基础和框架。

“当时很多人反对我,这些需要大笔资金投入的改革在内部也引起了很大争议,为了筹措资金,我向EMBA班的同学、家人借钱,还将学校分的房子抵押了出去,也有一些创业元老选择离开,但说什么我也没动摇。”另一重打击是,有上市公司将金域的一个业务团队全部挖角,说要照搬金域的模式。梁耀铭在痛失爱将的同时还要面对竞争者的威胁,但是这反而让他坚信,自己做的事是有市场的。

乐观与坚定使梁耀铭熬到了2009年,这一年拐点出现了。

随着新医改的提出,社会上发展最快的社区医院面临着缺乏大型检测仪器的压力。而大型医院,也面临检测设备投入高、标本量少、资源闲置等矛盾,这导致医院投入高、低产出。

第三方医检公司的补充作用开始显现,他们可以将各医疗机构不能检测的检测样本集中到一起检测,再通过信息与物流系统把结果传回各医院。这种服务模式整合了原本分散的资源, 通过第三方机构规模化、专业化地进行检测,提高了效率,最大程度地降低了成本,因此越来越得到市场的认可。

目前,金域作为国内最大的第三方医检机构,其网络覆盖全国13000多家医疗机构,在国内的21个省会城市拥有中心实验室,是大陆首家通过美国病理学家协会(CAP)和欧盟ISO15189共同认可的实验室,2012年营收突破10亿元人民币,近5年公司销售业绩增长10倍,平均销售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达50%以上。

梁耀铭终于等到了苦尽甘来的这一天。“2005年,公司差点没有米下锅,我带着财务挨家银行走,没有一家接待我们,我们的技术他们不承认,公司的高端设备银行又不给抵押。一个国有的风险投资公司想给我们投资,但是报到市领导的时候因一句‘没有产品就没有前途’而不了了之。”

回顾过去,梁耀铭不认为这是一段灰色的过去,相反,他常常用过去的煎熬与等待提醒自己——“在别人都不看好你时,坚持自己的选择是更加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