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臣:中国药业的中小型企业如何超越自我?

2013-04-01 17:48 · buyou

经过几十年竞争的考验和市场洗礼,中国制药产业的创新能力、人才队伍、发展资源和市场格局与三十多年前相比不可同日而语,但在整体上与发达国家尚有很大差距。面临国内外新的竞争与机遇,中国制药传统优势企业如何快速并稳健实现转型?后发的中小型企业如何超越自我?

中国制药产业开始市场化进程已有三十余年,从最初的国家垄断经营到国有、外资、上市公司和民营企业各显神通,制药产业是当今中国最具生机和活力、最市场化的产业之一。经过几十年竞争的考验和市场洗礼,中国制药产业的创新能力、人才队伍、发展资源和市场格局与三十多年前相比不可同日而语,但在整体上与发达国家尚有很大差距。面临国内外新的竞争与机遇,中国制药传统优势企业如何快速并稳健实现转型?后发的中小型企业如何超越自我?

六个机会

在众多机遇中,笔者简单归总为至少6条。

一是中国与新兴市场快速增长的机会。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经济发展速度不会像前30年那样快,但仍将保持高速发展,这个发展速度会支撑中国城乡一体化进程、医药改革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持续提高,加上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客观上会支撑医药市场扩容。

二是跨国巨头陆续将重心向中国等新兴市场转移,本土企业将会有更多机会与跨国巨头合作与学习。

三是专利药到期的机会。发达国家每年都会有若干个专利药到期,随着新药研发投入的增加和周期的延长,过期专利药新兴市场将有较大发展机遇。

四是资本市场开放和多元化的机会。本土资本市场日益丰富并多元化,世界其他区域的资本市场也陆续对中国企业的开放,本土制药企业虽然这两年中国资本市场不是非常活跃,但也会有更多的融资渠道和资本资源。

五是政策和资本主导医药市场洗牌的机会。制药产业具有很强的政策主导特点,随着政策的变化,一些企业会退出,一些企业会更强大。基础良好、盈利模式适应政策和市场走向的企业会抓住机遇,在竞争中更上一层楼。

六是当下竞争水平和企业管理水平不高带来的机会。中国制药企业整体的快速成长和发展壮大并不代表每家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恰恰相反,一些外表光鲜的企业很可能也隐藏着管理水平不高、风险大甚至发展的死结,从这个层面上说,管理水平高或提升快的企业将有非常大的机会。

多重考验

中国制药产业的发展和壮大消除了一些风险,解决了一些困难,也有些风险和困难尚需要时间和资源去克服。在已有的困难和风险没有完全解决的情况下,又产生一些新的困难和风险,这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

来自政策 国家医药产业政策和监管政策正处于规范和调整时期,每年都会出台相当多的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每一次调整都是利益格局的调整,都会对一些企业有利而对另一些企业无利甚至有风险。所以制药企业要密切关注这些变化,判断政策和法律走向,适时调整产业方向和内部资源。

经济放缓 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城乡一体化水平的接近、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中国的经济增长动力会减弱,增长幅度会回落,带给医药产业的结果就是增长的缓慢和盈利能力相应的降低,这对于本来就经营水平不高的企业来说就是一道坎。

集团化 指集团性企业内部整合能力、一体化能力和一线市场反应能力风险。目前,中国有几十亿元规模的企业不少是通过并购或并购与内生双驱动实现的,但实现集团化不等于一体化,对于已吃进大量外购企业的企业而言,管控多种业务的能力、流程水平、跨文化融合能力、决策层对一线市场的反应能力等都将面临考验。

研发与产品设计能力 在药品研发和产品设计方面,不投入或少投入,将决定企业有没有未来,但投入多又将减少当期的现金流与盈利水平,这就要求企业要从结构上、盈利模式上和其他经营环节提高盈利能力,这也是非常大的考验。

制造水平 我们一直羡慕跨国巨头的规模和全球化的掌控能力,这与其长期培养的能力和资源息息相关。如果要打造与跨国巨头同样的影响力、同样的规模,提高药品制造水平是必须要做的工作。

走向国际 虽然成功的范例还不多,但中国制药企业探索进军国际市场的努力从未停止。跨国医药巨头之所以有那样高的研发投入,与其所支配的市场覆盖面相关,大的市场才能孕育“重磅炸弹”产品,才能诞生大规模的企业。

其他方面,如公关能力、国内市场的运作能力、对市场灵活应变的能力、人才培养的能力等,笔者以为这些已是本土企业的长项,不必赘述。

突破与应对

中国制药产业正处于发展的十字路口,从机会时代、高速增长时代、暴利时代、粗放时代向企业整体竞争时代、亚高速时代、微利时代、精细时代转型,许多我们熟悉的竞争方式和发展方式即将过时,新的竞争方式需要我们去探索并尽快适应。在此过程中,笔者有几点与读者分享:

第一,提高竞争优势是硬道理。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每年8%左右的经济增长速度、老龄化、全民医保的推行、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等因素,使中国具备孕育大型企业的条件和基础,本土药企一定要抓住时机,调整策略,通过内生发展与外延发展结合和合作、分工等手段壮大自己。

第二,把握产业发展的历史脉搏和运行规律。发展是硬道理,但要按照规律去发展,中国制药企业之所以在这30多年中有大发展但又不尽如人意,与一些企业浮躁、贪大求快、不尊重发展规律有关。主要表现在忽视经营质量追求规模,有的甚至用钱购买规模、基础工作差但跑得快、研发投入少、注重短期利益忽视长远发展、注重技巧性措施忽视结构性措施、注重公关忽视基本建设等。本土药企要想实现长期和健康的发展,必须回归根本,消除浮躁。

第三,实现彻底转型。从本土制药企业经营习惯和形态上观察与理解,或多或少都带有历史的痕迹——或是部分国有企业体制僵化,或是集体企业那种大锅饭的体现,或是个体户那样集权于一人的体现,或是家族经营的影子,这些方式都曾经帮助企业在创建、发展和紧要关头发挥过重要作用,但在企业步入成熟市场环境中后,这些曾经的关键有可能将转变为继续健康发展的阻力。必须认清这些因素的利弊,主动和积极寻求转型。

总而言之,环境和产业现实逼着制药企业要从个体决策和集体决策向现代公司制转型,从家庭文化向现代企业文化转型,从注重个人作用向注重结构型治理转型,从模糊定位向差异化定位转型,业务模式和产品结构从模仿向独特转型,从注重权力向注重价值和效率转型,从注重短期效益向短期生存与长期健康发展相结合转型。

环境和产业现实逼着制药企业要从个体决策和集体决策向现代公司制转型,从家庭文化向现代企业文化转型,从注重个人作用向注重结构型治理转型,从模糊定位向差异化定位转型,从注重权力向注重价值和效率转型。

作者系中国医药保健品股份有限公司任组织发展总监。

关键词: 生物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