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口含糖饮料都要命!中国疾控中心研究:近30年我国含糖饮料死亡人数翻倍

2023-03-09 09:12 · 生物探索

饮用含糖饮料现象在我国普遍存在,摄入过多可以诱发多种疾病发生。

含糖饮料是指在制作过程中,人工添加单糖或双糖,且含糖量≥5%的饮料,摄入过多可增加超重、肥胖、糖尿病、高血脂症等疾病的发病风险,严重威胁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目前的研究证实,每天多喝一杯含糖饮料会使患高血压的风险增加8%,使患冠心病的风险增加17%,使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30%。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指出,添加糖的摄入量应限制在每天50g以下,最好控制在25g以下。2019年7月,中国国务院启动了“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在15项专项行动之一的合理膳食转向行动中,将每日油、盐、糖摄入量是否超标作为考核行动的具体指标。这些条件明确了减盐、减油、减糖和健康促进措施的具体任务。与油、盐等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和干预实践相比,我国糖摄入量的流行病学研究还是比较有限。

中国疾控中心在Europe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期刊上,发表了一项题为“Study on the death and disease burden caused by high sugar-sweetened beverages intake in China from 1990 to 2019”的研究论文。该项研究发现,近三十年以来,我国因摄入含糖饮料而死亡的人数达到了4.6万,与1990年相比显著增加了95%,因过量饮用含碳饮料死亡的比例由1990年的0.34%上升至2019年的0.46%,显著增加了35%。

微信图片_20230309091725.png

图1 研究成果(图源:[1])

研究发现,1990年我国因含糖饮料死亡人数为23974人,2019年我国因含糖饮料死亡人数达46633人,同比增长95%。因过量饮用含碳饮料导致的死亡比例从1990年的0.34%上升到2019年的0.46%,增幅达35%。与1990年相比,2019年中国男性因含糖饮料摄入过多导致的死亡人数增长100%,高于女性死亡比例的增幅(87%)。

随着年龄的增长,过量摄入含糖饮料导致的死亡人数增长率不断增加,15-49岁、50-69岁和≥70岁人群因含糖饮料死亡人数的增长率分别为1%、17%、163%。与1990年相比,我国15-49岁人群因含糖饮料过量摄入导致死亡的比例增加了43%,增幅最大。

含糖饮料最常导致的慢性病是糖尿病和缺血性心脏病。从1990年到2019年,因缺血性心脏病和糖尿病死亡的人数分别增加了95%和94%。与1990年的测量相比,2019年因高糖饮料摄入导致的缺血性心脏病和糖尿病的DALYs分别增加了49%和88%。我国人群因过量摄入含糖饮料造成的疾病死亡负担DALYs从1990年的647770.7增加到2019年的1016191,增长57%。

2019年,我国因过量摄入含糖饮料死亡人数居前五位的省份依次为山东、河南、河北、湖南和广东。与1990年相比,2019年因过量摄入含糖饮料死亡人数增幅前五位的省份分别是重庆、青海、甘肃、新疆和湖南,增幅分别为241%、160%、156%、155%和140%。与1990年相比,河南、青海、甘肃因过量摄入含糖饮料标准化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其余省份呈负增长。同期,湖南、甘肃、山东、河南、云南因过量摄入含糖饮料死亡的比例明显上升,增幅超过60%。

该项研究表明,在1990——2019年中,中国人口因过量摄入含糖饮料而面临的死亡威胁有所增加。2019年中国男性死于含糖饮料的人数及其在过去三十年的增幅均高于女性,这可能是因为中国男性体重指数相关疾病的死亡率一直高于女性。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发展中国家居民的饮食结构发生很大变化,传统的饮食习惯逐渐转变为减少谷类、肉类和食物的摄入,油和高糖的摄入量迅速增加。同时,中国学者的研究表明,近年来,中国居民饮用含糖饮料的频率显著增加,含糖饮料在膳食结构中的供能比重也有所增加。

基于该项研究结果,我们应该关注过量摄入含糖饮料的问题。我国的控糖工作除了要定期监测和调查含糖饮料摄入量之外,还要采取综合措施。比如,在标注食品营养标签上食品的糖分组成、改进含糖食品加工技术、通过税收或补贴改善含糖饮料市场、增加水和健康食品的供应、创造健康的饮食环境、限制含糖饮料的促销和针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广告等等。

参考资料:

[1]Jiang Y, Xu T, Dong W, et al. Study on the death and disease burden caused by high sugar-sweetened beverages intake in China from 1990 to 2019. Eur J Public Health. 2022 Oct 3;32(5):773-778. doi: 10.1093/eurpub/ckac067. PMID: 36190153; PMCID: PMC9527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