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宫颈癌是威胁妇女健康的两大恶性肿瘤,而定期筛查则是及时发现肿瘤,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手段。因而,全国人大代表王玲提出“加大科技投入,开展‘两癌’定期筛查”,建议:①将女性两癌筛查纳入国家医疗保险,实现适龄妇女免费筛查的全覆盖;②国家加大科技投入,开发人工智能诊疗系统;③提早推广疫苗接种等。
我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妇女“两癌”的防治工作,2009年以来,以农村妇女为服务重点,将农村妇女“两癌”筛查列入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项目地区35-64岁农村妇女免费进行“两癌”筛查已经取得明显成效;2019年,原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的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被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同时国家健康委员会发布了包括《农村妇女“两癌”检查工作规范》在内的《2019年新划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规范(2019年版)》;2020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达到74元,中央财政共安排补助资金603亿元,地方可统筹补助资金,支持妇女“两癌”检查工作。
近年以来,党和政府把卫生健康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全国绝大部分地区都针对农村适龄妇女实行了“两癌(乳腺癌、宫颈癌)”免费筛查政策,但并未将城镇适龄妇女纳入。需要指出的是,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大量农村村民转变成城市市民,完善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统筹推进城乡适龄妇女“两癌”免费筛查全覆盖,有利于广大农村人口在转变为城市市民中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尤其是部分受教育程度较低,经济收入不高的城镇户籍妇女,同样是“两癌”防治需要高度关注的群体,因而开展“两癌”筛查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022年1月1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宫颈癌筛查工作方案》和《乳腺癌筛查工作方案》,提出为适龄妇女提供宫颈癌、乳腺癌筛查服务,促进疾病早诊早治,提高妇女健康水平。筛查服务对象范围由以往的农村适龄妇女扩大为城乡适龄妇女(35至64岁)妇女,优先保障农村妇女、城镇低保妇女。根据方案,到2025年底,要实现适龄妇女宫颈癌筛查率要达到50%以上,乳腺癌筛查率逐渐提高等具体目标。
经过多年探索实践,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分工协作、上下联动、优势互补的整合型“两癌”防治体系。各地不断强化医疗机构“两癌”防治能力,加强学科建设,配备检查所需医疗设备,基层“两癌”防治能力明显提升。
题图来源:Parade,仅用于学术交流。
整理|木子久
排版|露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