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华大基因两款肿瘤基因检测产品获得欧盟CE准入资质;罗氏“first-in-class”ADC疗法在中国申报上市;与Delta突变株相比,Omicron感染者病情严重程度更低……生物探索与您一同关注“药”闻,探索生物科技的价值!
【新药进展】
1、华大基因两款肿瘤基因检测产品获得欧盟CE准入资质
近日,华大集团旗下子公司华大基因的肺癌ctDNA靶向药物基因检测和肿瘤个体化诊疗基因检测试剂盒双双获得欧盟CE准入资质。此次获得欧盟CE准入资质的肺癌ctDNA靶向药物基因检测主要用于无法取得组织的肺癌患者。通过患者的外周血样本,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与肺癌靶向用药相关的基因,解读靶向药物,为临床用药提供可靠的参考。
2、默沙东抗病毒新药「来特莫韦」有望近期在中国获批
中国国家药监局(NMPA)官网药品注册进度查询可知,默沙东(MSD)抗病毒新药来特莫韦片的新药上市申请已进入:在审批,意味着这款产品有望近期在中国获批。公开资料显示,来特莫韦(letermovir)是一种新型非核苷巨细胞病毒(CMV)抑制剂,已于2017年11月获得美国FDA批准,用于预防CMV感染和相关疾病,该药当时也成为15年来在美国批准的第一种CMV感染新药。
【基础科研】
1、与Delta突变株相比,Omicron感染者病情严重程度更低
研究发现Omicron突破性感染患者血清除对Omicron和D614G野生型的血清中和活性上升,同样也对VOC突变株Alpha,Beta,Gamma和Delta的中和活性上升,尤其是对具有免疫逃逸特性的Beta,血清中和IC50上升了11.4倍。对于Omicron引起的无症状感染者,尤其是疫苗突破性得无症状感染者,其感染后的抗体可能具有更好的广谱性,这点可能是意外之喜。
2、本导基因公布首例慢病毒基因修饰治疗双β0重型地中海贫血初步临床数据
近日,上海本导基因技术有限公司宣布:由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和上海本导基因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开展的“慢病毒载体转导自体CD34+造血干细胞治疗输血依赖型β-地中海贫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的临床实验已取得初步成效。这是国内首次报道基于慢病毒载体基因转导技术治疗β-地中海贫血的成功案例。
【前沿技术】
1、阿斯利康与Ionis达成协议,开发创新ASO疗法
Ionis Pharmaceuticals宣布完成与阿斯利康(AstraZeneca)就eplontersen达成的合作协议。Eplontersen是一款利用Ionis配体偶联反义(LICA)技术开发的在研反义寡核苷酸(ASO)疗法,它通过减少转甲状腺素蛋白(TTR)的产生,治疗遗传性和非遗传性TTR淀粉样变性(ATTR)。该药目前处于3期临床开发阶段,用于治疗淀粉样蛋白TTR心肌病(ATTR-CM)和淀粉样蛋白TTR多发性神经病(ATTR-PN)。
2、罗氏“first-in-class”ADC疗法在中国申报上市
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公示显示,罗氏(Roche)已在中国提交了四项注射用维博妥珠单抗的上市申请。公开资料显示,维博妥珠单抗(polatuzumab vedotin)是一款靶向CD79b的“first-in-class”抗体偶联药物(ADC),已在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批上市,治疗复发性或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投资风向】
1、万乘基因完成超亿元A轮融资
专注于单细胞测序服务和产品开发的万乘基因今日宣布,已经完成由辰德资本领投,乾道基金、知名投资人跟投及老股东北极光创投追加投资的A轮融资。势能资本担任本次交易的独家财务顾问。此前,万乘基因曾在成立之初获得合力投资的天使轮融资。至此,万乘基因完成年内的第二轮融资,本年度融资总额累计近2亿元。根据计划,本轮募集资金将用于单细胞测序技术及相关组学产品迭代,推动单细胞测序设备的开发与广泛应用,并持续研发、储备新的组学产品。
2、科睿驰医疗完成数亿元D轮融资
瘤介入创新型平台企业科睿驰医疗宣布完成数亿元D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阿斯利康中金医疗产业基金领投,中金启元等联合跟投,浩悦资本担任本轮融资的独家财务顾问。本次融资将用于其新一代栓塞微球以及其他肿瘤介入治疗产品线的研发,进一步夯实科睿驰在肿瘤介入领域的领先地位。 参考资料:
[1]速递!博锐生物CD3/CD19/CD20三抗在中国获批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