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信达生物宣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已经正式受理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1/2/3抑制剂“pemigatinib片”用于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种系统性治疗,且经检测确认存在有FGFR2融合或重排的晚期、转移性或不可手术切除的胆管癌成人患者治疗的新适应症上市申请。
胆管癌是一种起源于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按所发生的部位可分为肝内胆管癌和肝外胆管癌两大类。近年来胆管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手术是唯一具有治愈潜力的治疗方式。但是大部分胆管癌患者在初诊时即为不可切除性肿瘤或存在转移,失去了手术根治的机会。对于不可切除、存在转移的或手术后复发的胆管癌患者,一线标准治疗为顺铂联合吉西他滨,其疗效差强人意,总生存期小于1年。
Pemigatinib的上市预示着胆管癌靶向时代来临,该药由Incyte和信达生物共同开发,它是一种选择性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抑制剂,对FGFR1、FGFR2、FGFR3均有抑制作用,据悉,信达生物主要负责该产品在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商业化。
2020年4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了Pemigatinib的上市申请,使其成为首款获批上市的胆管癌靶向药。今年6月,pemigatinib在台湾市场获批(商品名:达伯坦®),成为信达生物获批的第一款小分子药产品,同时也是信达生物第五款获批上市的创新药。
据悉,此次递交于NMPA的新适应症申请基于一项在既往经过至少一线系统性治疗失败的、伴FGFR2融合或重排的、手术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复发性或转移性胆管癌受试者中评价pemigatinib的疗效和安全性的II期、开放性、单臂、多中心的研究。
该研究共纳入108例胆管癌受试者,在接受pemigatinib 口服治疗后,研究发现其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为8.08个月(95% CI:5.65,13.14),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7.03个月(95% CI:6.08,10.48),中位总生存期(OS)达17.48个月(95% CI:14.42,22.93),这说明pemigatinib可引起持久的肿瘤缓解。
在不良反应方面,有68.7%的受试者发生3级或3级以上的不良反应,最常报告的反应为低磷酸血症(14.3%),其他反应还包括关节痛和口腔黏膜炎(各6.1%)、腹痛、疲乏和低钠血症(均为5.4%)、掌跖红肿综合征和低血压。
目前,能够实现选择性抑制FGFR靶点的已上市药物只有厄达替尼Balversa (erdafitinib),期待pemigatinib能给胆管癌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
参考资料:
1.信达生物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