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小小包麻麻”微信公众号。
昨天,第7次人口普查发布之后,网上一片热议,虽然我们一直在呼吁,但现阶段我国人口性别比例还是严重失衡。
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我国总人口14.1178亿,其中:
● 男性人口7.2334亿,占比51.24,
● 女性人口6.8844亿,占比48.76。
● 男性比女性多出3490万,总人口性别比为105.20。
也就是说,105个男人,对应100个女人。
人口比例失衡的背后,也许仍然是重男轻女的观念还有待改善。
也许有人会说“现在已经感受不到重男轻女了,生男生女都一样,女孩还更受宠呢。”
没错。
在一二线城市,重男轻女这种观念由于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正在慢慢淡化,但从数据看,也许在我们看不到的角落,有些龌龊依然在发生...
NO.1
就在去年,央视曾经播放了一段“142管人血”的事件:
那是一个12岁的女孩,在过深圳海关时被海关查扣,在她的背包里,竟然检查出142支人体血样。
经过检测,血液被证实是孕妇血。
袋子上明确贴着被采集者的姓名、妊娠周数、怀孕胎数等信息。
而且,所有血样附带着“母血Y染色体基因检测申请表”。
众所周知,非医学需求的胎儿性别鉴定在国内是被严格禁止的,所以这些血液样本,是要远赴香港去做性别检验。
这道安检门,就是那些袋子后孩子的生死门。
是男孩,就能欢天喜地的奔向新生。
是女孩,也许就会消失在某个手术室里。
“生个儿子传宗接代”,这是这场暗藏杀机的“滴血验子”之行,最终的目的。
也许海关查扣的这则新闻并不是个例,只是冰山一角。
NO.2
早在2017年,央视就曾经报道过“滴血验子”的产业黑链。
这些黑中介盯准了香港政策的开放优势,为想要儿子的人搭成了一条“康庄大道”。
他们打着“妊娠45天内B超无法探查性别,但验血可以在适合人流的时期内查出胎儿的性别”旗号,吸引了巨大的市场。
因为他们给“万一不是儿子”留出了更多的时间,去堕胎。
《焦点访谈》曾曝光,黑市“滴血验子”从招揽客户、跟客户对接、采血、运输、负责联系香港鉴定机构、反馈检测结果,每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非常完整。
虽然“滴血验子”人均收费4000-6000,高额的收费却没有任何安全的保障。
※抽血环境随意简陋,中介机构提供地下抽血场所,或者上门抽血服务,没有任何消毒环节。
※医生资质不明,医生没有任何资质证明。
就是在这样简陋的环境里,女人冒着被感染的风险,任凭没有执业资质的人抽自己一管血,再拿一纸鉴定证书,决定腹中孩子的生死。
据粗略统计,每接受“滴血验子”的100人里,就有64个妈妈最终选择打掉孩子。
有些女孩,不是输在了起跑线,而是死在了起跑线。
NO.3
你知道,因为性别,消失在这个世界上的女孩有多少么?
根据200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中国0~17岁的“消失女孩”规模为1194.57万,消失率为6.8%, 0-6岁的消失率普遍高于10%,其中1岁的消失率最高,达到14.4%。
导致女孩“消失”最多的一个原因,就是“产前失踪”。
根据历年《中国卫生年鉴》的统计,从1971年到2012年,中国人工流产总数为2.7亿次,多半是胎儿8-10周时的主动人流。
另外一个原因,是“产后失踪”。
包括溺杀和遗弃女孩,以及女孩在营养、健康、医疗等方面受到的歧视性对待,比如得不到母乳喂养,缺乏医疗关怀等等。
听起来不可思议,可即使在2021年,这样的新闻比比皆是。
无数生命的自由妥协于那个丑陋的恶习:生不出儿子,无以为继。
NO.4
恨那个不要女儿的妈,其实最为难的,又何尝不是她。
虽然上手术台打掉孩子的是妈妈,但妈妈也许身不由己。
哪个妈妈不爱自己的骨肉呢?
可“生个儿子才有脸,生一堆女儿就要被撵”,也真的不是谣言。
《焦点访谈》采访一个拼命生三胎的妈妈说“生个儿子,待遇就会好一点,生个女儿,连口气都是不一样的。”
所以,男女比例失衡的背后,也许真的是20万妈妈被迫走向了手术台。
退一万步讲,就算在重男轻女的家庭中活了下来,性别歧视也是一生的痛。
前几天,小S在节目里含泪曝光了自己名字背后的故事。
徐熙娣,娣,不过是为了招弟。
徐妈妈当年生了两个女儿,公婆已经很是不满,第三胎生下小S时,护士抱过来说“恭喜你是个女儿”,徐妈妈痛苦的掩面尖叫“快把她抱走,我不要不要!”
要不是身体不允许,公婆一定会让她接着生。
小S很难过,质问她生个儿子一定好么?
已经年过半载的徐妈妈摇摇头说“三个女儿是老天给我最好的礼物。”
是啊,人生不到最后,根本不知道什么选择最好。
但我相信,作为上天的礼物,孩子一定是最好的。
就不能安心接受这份礼物么?
让女人不再是行走的子宫,让摇篮里的女孩不再消失于一纸证书。
希望“生男生女一个样”的平等未来,能尽快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