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比“魔幻”的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迄今已经造成全球超1亿人受感染,各行各业均遭受巨大的影响。对于生物医药企业而言,疫情带来了怎样的挑战与机遇?未来世界将迎来哪些新疗法?
在春节将至之际,生物探索邀请到贝康医疗、开拓药业、亚盛医药、康宁杰瑞、信达生物、金唯智等上市生物医药企业的管理层,讲述这些企业在2020年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以及未来全球将迎来的那些变革性新疗法及新产品。
2020:从港股上市到挖掘COVID-19潜在疗法
几天前,开拓药业宣布旗下普克鲁胺治疗重症新冠肺炎(COVID-19)患者的临床试验在巴西正式启动。这意味着在新冠特效药空缺的当下,COVID-19多了一项希望疗法,也表明该公司在过去一年中的付出初显成效。
在疫情肆虐的2020年里,开拓药业和很多生物医药企业一样,步履不停、持续开拓。先是于去年5月成功在港交所上市,为今后公司的发展提供了持续的资本支持;随后成功展开普克鲁胺治疗COVID-19的临床研究,挖掘COVID-19潜在候选药物。
谈到普克鲁胺新冠适应症项目,开拓药业首席财务官卢燕表示,尽管受疫情影响,临床项目的推进面临着患者招募难、原料供应不确定等诸多问题,但是这些困难最终被克服。
据悉,普克鲁胺是开拓药业旗下的核心产品,能够竞争性抑制雄激素与雄激素受体相结合,并且具有独特的降低AR表达的“双重作用机制”。疫情爆发之后,研究人员发现,普克鲁胺能够通过降低新冠病毒感染的两个关键蛋白TMPRSS2和ACE-2表达,显著降低COVID-19患者自轻症到重症的恶化。
从开拓药业陆续公布的数据来看,普克鲁胺在轻症新冠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显著,使男性和女性患者的住院风险分别降低了100%和90%。目前,普克鲁胺治疗重症新冠患者临床试验已经在巴西正式启动。
2021:专注于COVID-19、脱发和痤疮
未来,除了继续专注普克鲁安的新冠适应症项目,开拓药业也将推进另外两款药物的临床工作,为国内2.5亿的“脱发大军”以及规模庞大的“长痘星人”带来解决方案。
目前,开拓药业已于2020年12月底完成旗下外用雄激素受体(AR)拮抗剂福瑞他恩治疗雄激素性脱发的2期临床试验受试者入组工作,预计将于2021年底获得试验结果。另一方面,采用靶向蛋白降解嵌合体(PROTAC)技术开发的新型雄激素受体(AR)降解剂GT20029的临床试验申请(IND)也已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受理。
对于开拓药业而言,2021年将是无比忙碌的一年。卢燕表示,接下来相关产品管线有望取得一些里程碑式进展,在较好的临床数据的激励下,处于未盈利阶段的开拓药业有望迎来首款上市产品,开启商业化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