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新华社”。
日前,国家卫健委等10部门联合制定了《遏制艾滋病传播实施方案(2019—2022年)》,旨在解决当前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遏制艾滋病性传播上升势头,将疫情持续控制在低流行水平。
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增强艾滋病防治意识,避免和减少不安全性行为,最大限度发现和治疗艾滋病感染者,遏制艾滋病性传播上升势头,推进消除母婴传播进程,将艾滋病疫情持续控制在低流行水平的总体目标,围绕目标实施“六大工程”。
其中,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程突出增强个人健康责任意识,提高宣传技术水平,加强针对居民、流动人口、老年人、易感染艾滋病危险行为人群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本次实施方案的一个特点是突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主任李太生表示,“加强防治艾滋病和性健康教育,做好综合干预,减少不安全性行为,有助于从源头端降低感染风险。”
艾滋病防治不仅是医学问题,更涉及社会治理难题。国家卫健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本次实施方案还提出了综合治理,群防群控。坚持疾病防控、社会治理双策并举,发现管理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三管齐下。
艾滋病综合干预工程要求实施宾馆等公共场所安全套摆放全覆盖,加大互联网线上和线下艾滋病综合干预力度;预防艾滋病社会综合治理工程,要求依法从重打击涉及艾滋病传播危害的相关违法犯罪行为。此外还包括艾滋病扩大检测治疗工程、消除艾滋病母婴传播工程和学生预防艾滋病教育工程。
实施方案提出要扩大检测,最大限度发现和治疗艾滋病感染者,阻断传播路径,是遏制艾滋病性传播上升势头的有效办法。“方案提出对感染者实施应治尽治策略,不断提高抗病毒治疗服务质量,有助于提升艾滋病感染者的生存质量。此外还鼓励源头科研创新,加快新型艾滋病药物、疫苗、检测和生物预防技术的研发,强调治疗上的创新研究,有助于进一步加强艾滋病治疗水平。”李太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