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回顾,个性化癌症疫苗获重大突破,抗癌效果通过临床验证,安全且效果明显;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警告吃胎盘可能将感染传给新生儿;夜班会导致受损DNA修复大幅降低,或增加癌症风险;连续4年几乎每天工作17小时,85后女博士一年内连发Cell和Nature;百济神州的PD-1抗体BGBA317被巨头新基“选中了”,迪安诊断实控人减持832万股、套现2.6亿;第三方医检机构“金域检验”首次冲刺 A 股 IPO 成功过会,主板上市在即;亚洲八大生物集群,中国第四次蝉联榜单之首……更多资讯,请跟随小编一起回顾。
先声药业任晋生:“求药若渴”的我们,选择了这“三条途径
22岁的先声药业曾经创造了多个业内的“前所未有”。公司拥有多款全球首个以及国内首个上市的药物。2007年,先声药业成功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成为第一个在纽交所上市的中国化学生物药公司。对于在医药行业飞速发展和变革的今天,先声药业究竟制定了怎样的战略来应对,任晋生给出了他的回答:1)扩大和跨国公司的合作;2)聚焦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科技趋势;3)用开放式的百家汇接近更多小型创新团队。
迪安诊断:实控人曾一夜身家68亿,这次减持832万股、套现2.6亿
在2015年股灾之前,迪安诊断通过行业整合站在了基因检测和互联网+的风口,公司股价实现了翻番,占38%股份的董事长陈海斌一举身家亿万。2017年7月3日,迪安诊断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陈海斌6月30日通过大宗交易减持83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51%,减持均价为31.39元/股,套现约2.6亿元,迪安诊断股价应声下跌5%至29.95元/股。
14亿美元!百济神州的PD-1抗体被巨头新基“选中了”
7月5日,据百济神州官网消息,公司与制药巨头新基(Celgene)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开发和商业化百济神州的PD-1抗体BGB-A317,用于治疗实体肿瘤。该合作将涵盖美国、欧洲、日本和亚洲以外的多个国家和地区。百济神州仍拥有 BGBA317 用于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开发和商业化全球授权,以及在亚洲 (日本除外)开发和商业化 BGB-A317用于治疗实体肿瘤的授权。此外,百济神州将接手新基公司在中国的运营,拥有新基公司在中国获批产品的独家授权,包括 ABRAXANE®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瑞复美®(来那度胺)和 VIDAZA®注射用阿扎胞苷。
GEN:亚洲八大生物集群,中国为何能蝉联第一?
2017年7月3日,GEN公布了亚洲排名前八的生物医药集群,中国再次毫不意外地登上了榜单之首。据生物探索所知,这是中国第四次蝉联榜单之首。在本榜单的五项评比指标中,除了在知识产权方面中国排在第四名,中国囊括了其中四项第一,研发投入第一:4088.29亿美元;公司数量第一:高达7,500家;就业岗位数第一:250,000+ ~2,882,903个;2016年IPO第一:11家,30.47亿美元。毋庸置疑未来亚太地区生物技术产业领跑者仍然是中国。
全都是“黑科技”!2017年度全球十大新兴技术公布,液体活检入选
6月26日发布了2017年度全球十大新兴技术榜单(Top 10 Emerging Technologies 2017),从空气中提取饮用水的技术、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燃料的“人工树叶”等一系列突破性技术入选。此榜单由世界经济论坛与《科学美国人》杂志的专家委员会联合选出。能否在解决全球重大挑战中发挥作用被视为评选的首要标准。入选的新型技术均在改善生活质量、促进产业转型和保护地球环境等方面具有巨大潜力。评选委员会同时对入选技术的成熟程度进行评估,以期帮助其在今后3至5年内得到推广。
耗材“两票制”不搞了,江苏省打响全国第一枪
6月29日,江苏省两票制文件正式出台了。与征求意见稿相比,最终版的文件中删除了“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在医用耗材和检验检测试剂集中采购中推行‘两票制’”。这是一个小小的变化,可能很多人并未发现。但这个变化,也给业界带来了新的猜想,有圈中人与作者交流,认为江苏耗材不会再搞两票制了。那到底会不会搞呢?江苏省的两票制文件,的确是没有再提“医用耗材和诊断试剂集中采购中推送两票制”。基本可以判断,至少在近期内,江苏全省范围内的耗材、试剂两票制是不计划搞了。
2017年大学生毕业薪酬排名出炉,63所高校毕业生月薪过万!
日前,人工智能公司IPIN发布了一份2017年中国大学毕业生薪酬排行榜。榜单通过分析全国2000多所大学及1000多个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计算出各高校毕业生毕业五年后的平均薪酬。这份数据非常详细地展现了我国各大学的就业现状,从中或许可以得到一些参考。根据这份薪酬数据,前100名高校的毕业生毕业后5年平均月薪为10602.05元,排名前63的高校毕业生月薪均超过10000元,相比去年的39所“万元户”高校增长62%。
中检院发布《2016年生物制品批签发年报》,血源筛查用体外诊断试剂
7月4日,CFDA官网公布了由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制定的《生物制品批签发工作不断完善 制品质量稳定可控——2016年生物制品批签发年报》。自我国实施批签发制度以来,批签发体系持续改进、不断完善。近年来,我国批签发制品的生产规范性较好、质量稳定可控。2016年,签发疫苗3949批、约计6.46亿人份;血液制品4025批,约计5927.80万瓶和血筛试剂836批,约计8.78亿人份。
两篇Nature同时发表:首次!个性化癌症疫苗的抗癌效果通过临床验证
7月5日Nature上在线刊登的文章首次报道了根据个人特定的癌症突变定制的疫苗能够在少数患者中成功地避免肿瘤复发。这两篇论文确实有力地表明了病人从临床试验中获益。
癌症如何扩散?他们把老鼠“透明”了看
癌转移是很多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手术治疗、放化疗最不想碰到的糟糕状况。为了防治恶化,我们需要在早期检测、定量潜在的转移细胞。近期,日本东京大学、RIKEN研究所的研究团队想出一个妙招:通过特殊的化学处理,让小鼠全身、全器官实现高度透明化,借助捕获癌细胞表面的荧光蛋白观察、记录癌转移过程,且分辨率达到单细胞水平。“这一研究展示了对全身、特定器官实现单细胞分辨率成像效果的可行性。”文章通讯作者、东京大学和日本RIKEN研究所定量生物学中心教授Hiroki Ueda肯定道。相关研究成果于7月5日发表在《Cell Reports》期刊。
连续4年几乎每天工作17小时!85后女博士一年内连发Cell和Nature
一名年仅29岁的生物学博士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在国际顶尖学术杂志《细胞》发表了论文,周围的人都觉得她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也可以去国外知名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但她选择了延迟毕业一年,继续完成手里的研究。仅仅时隔8个多月,也就是2017年7月6日凌晨,她又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顶尖学术杂志《自然》发表论文。就连上海科技大学iHuman研究所创始所长、国际著名结构生物学家雷蒙德•斯蒂文斯教授,也忍不住打趣问她,人生还有什么值得兴奋的事情。这位年轻有为的博士,就是上海科技大学iHuman研究所和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联合培养的华甜。
吃胎盘不仅没奇效,还可能将感染传给新生儿
由人类胎盘加工干燥而成“紫河车”是一种具有几百年历史传统中药。不过,食用胎盘并非国人的专利。在美国等西方国家,新妈妈们食用自己(和孩子)的胎盘也成为一种流行。尽管听上去有些重口,但是倡导这种做法的人认为胎盘是极好的补品或良药,具有预防产后抑郁、增加母乳产量等功效。但是,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近日的一项报告对此发出警告,母亲食用胎盘可能会使新生儿发生细菌感染的风险。
BMJ子刊:潜心探究13年,终于发现夜班导致受损DNA修复大幅降低,或增加癌症风险
晚上不睡,白天作废。江湖上的这句老话不无道理,但晚上不睡的后果,这句老话貌似说得太简单了!这种作死式行为很可能会导致DNA损伤修复减少,久而久之,可能引发癌症。最近,Fred Hutch癌症研究中心的 Parveen Bhatti教授团队在BMJ子刊《职业与环境医学》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1]。Bhatti教授发现,相比于晚上睡觉的人,晚上工作的人DNA损伤的修复程度非常低,仅是晚上睡觉的人的20%左右。这意味着,长此以往,晚上工作的人体内的DNA损伤会越积越多,患癌症等疾病的风险大大提升。
Nature上演“争议大戏”:人类寿命的极限是多少?115?125?
长寿是一个经久不衰的研究方向,延年益寿似乎也是很多人的一个梦想。从1990年开始,人类的平均寿命一直在逐年上升。随着长寿老人数量的增加以及动物模型研究(通过基因或饮食调节延长寿命)的乐观结果,让很多人认为人类的寿命没有上限。但是,2016年一篇发表在《Nature》期刊上的文章却给出了不同的看法。来自于艾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的Xian Dong、Brandon Milholland和Jan Vijg认为,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人类寿命的上限就没有增加。文章一出,争议四起。6月28日,《Nature 》期刊“BRIEF COMMUNICATION ARISING”专栏连出5篇评论, 5个不同研究团队正式对这一结论发表争议和讨论,Jan Vijg团队也对此一一给出辩驳。
7篇论文、2篇综述!当“魔剪”CRISPR遇上干细胞,会撞出什么火花?| Cell特辑
自发现以来,基于CRISPR的基因编辑系统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研究者们操纵基因组的能力。近日,Cell杂志推出CRISPR特辑——Gene Editing in Stem Cells,用2个SnapShots、2篇综述以及7篇论文,回顾了近阶段基因编辑技术与干细胞之间“擦出的火花”。Cell Stem Cell高级科学编辑Sheila Chari在前沿中写道:当与干细胞结合时,这些基因编辑工具有能力重塑我们对人类遗传学、发育生物学和再生医学的理解。基于CRISPR的平台已经被成功用于干细胞中,用以解决人类生物学的基本问题,并为疾病建模和药物发现提供了实验工具。此外,首个基于CRISPR的干细胞疗法已经进入临床测试。
Cell Metabolism:这可能是一种面向吃货的新型减肥法
嗅觉是我们能够享受美食的关键。所以,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项研究中,失去嗅觉的肥胖小鼠日渐消瘦,这或许没什么稀奇的。然而,意料之外的是这些嗅觉失灵小鼠食量并没有减少,它们也吃了与嗅觉正常小鼠等量的高脂饮食,但却不会像正常小鼠那样发胖。此外,小鼠嗅觉越是灵敏,高脂饮食越是容易让它们发胖。这一研究发表于近日的Cell Metabolism期刊上。这实在是一项令人意外的研究——食物气味可能会影响身体储存脂肪的过程。如果你不能闻到食物气味,你的身体或许会更倾向于燃烧脂肪而非储存脂肪。
哈佛大学最新发现:男性年龄也会影响“试管婴儿”成功率
如今,越来越多的男性会以事业为重而不断推迟生育年龄。在他们看来,先把事业稳定了等想要小孩了可以通过体外受精等方式来孕育宝宝。但在近日召开的欧洲生殖与胚胎学年会上,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分享了进行19000次体外受精周期的研究结果,表明高龄丈夫也降低“试管婴儿”成功率,男性生育也要趁早!
关于BioWeek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更深入地了解前沿生物技术研究和生物行业内的成功商业模式。生物探索推出BioWeek资讯回顾栏目。通过汇总生物圈内一周的产业动态和研究前沿,来让您更充分地认识生物业内的“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