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点大牛再爆料:5年后基因测序成本仅1毛

2014-11-26 06:00 · angus

11月24日,百度请来了奇点大学的三位大牛,在太庙做了一场精彩绝伦的8小时沉浸式全球最前沿技术与理念的分享。其中,奇点大学生物技术和信息学项目负责人Raymond McCauley,围绕“生物技术创新爆炸”发表主题演讲。


11月24日,奇点大学生物技术和信息学项目负责人Raymond McCauley在太庙正殿举行的百度BIG课堂上,向大家讲述生物技术的现实和可预期的未来应用。McCauley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低成本生物技术应用,在他的研究里,生物技术并不只属于科研人员,每个普通人都可以使用它,而随着生物技术成本的降低,未来的普通人用生物技术来提升生活质量,可能就像今天我们用抽水马桶冲水、用电脑编程或者上网购物一样平常。

首先这依赖成本的降低。在摩尔定律下发展十几年的测序技术已经不是被封在实验室的新鲜玩意了。2001年完成人类基因组测序的成本是30亿美金,到了2007年就只需要100万美金,这个价格在当时大概可以买一栋不错的别墅。但到了2013年2500美元就可以做一次基因组测序了,今年1月份这个成本下降到了1000美元以下,在美国这约等于一次肺部胸片的价格。这还不算完,根据McCauley的预测,2年后这个成本会比买四张披萨的钱还少,而到了2020年,完成一次人类基因组测序的成本可能只需要1毛钱,大概是现在我们冲一次马桶的耗水量成本。

设备的进步也是一方面。2014年1月美国生物研究上市公司Illumina(它也是McCauley的前前任雇主)推出一组叫HiSeq X TEN 的设备,可以实现工厂规模的基因测序每周至少完成320人次的基因组测序。3D打印技术也给生物科技的普及带来无限想像力。

事实上,现在阻滞生物技术进一步普及的瓶颈不是生物技术的发展速度,而是信息科学。基因测序后的解读和破解需要巨大的计算能力。由华大基因研究院院长王俊牵头在深圳建立的“生命之树”项目组,可以贡献全世界DNA数据的20%,他们每一天产生的数据就有6T。McCauley觉得在生物技术的应用中,可能不再需要懂艰深的生物技术,我们可能像现在工程师编程一样应用生物技术。

McCauley在美国建立了一个叫Biocurious的类似生物创客空间的组织,他们跟美国政府及IBM之类的大公司等都有密切的合作,会员每个月只需要付100美金就能去实验室做各种生物实验。McCauley说未来还会出现一种通过扫描测定基因的设备,可能不到手掌大小,扫描后直接连接到电脑usb口就可读取结果。

现在医学、农业和能源制造等领域都与生物技术密不可分,在McCauley眼里生物技术会像现在的计算机技术一样渗入未来生活的方方面面。除了现在已经在农业和医疗上的广泛应用,在McCauley描述不远的未来,你可以用你的基因数据来指导日常饮食(一家叫Second Genome的公司已经在这么做了)或选择生活方式。

比如McCauley在阅读自己的基因后发现他患一种叫AMD的老年黄斑病变(其实这在国人认知里是衰老中发生的自然症状),这种病一旦发生便会视力下降直到失明,没有好的治愈良方。但可以通过日常多摄入维生素等来预防,McCauley说他也可以积极关注和参与相关的实验和治疗。

未来我们也许会像现在从亚马逊上买东西一样,普通人即使不懂生物技术,也可以利用它来满足生活需求。我们可能通过基因来寻找爱人、选择职业方向。生物技术可能继水电煤计算机和网络后,又一个人类离不开的基础技术。McCauley说,甚至当你想要一个实木书柜时,可以到基因商店去,选择一段合适的基因序列,把它加入到你的购物车,然后你直接得到一个长成方形的树木躯干。

McCauley提到的生物技术公司

1、Illumina:美国知名度最高的生物技术公司,也是McCauley的前雇主。成立于1998年,已在纳斯达克上市,手握大量现金,时刻准备买下新冒头的小公司,在市场中具有一定垄断地位。今年1月分推出一组新的测序设备HiSeq X Ten,每周至少能完成320个人的基因测序,测出全基因组序列的成本不到1000美金。国内已有公司引进这组设备。

2.23andme :成立于2006年,主要提供低成本的个人基因组测序服务,吐口吐沫就告诉你基因的秘密。可能服务面向个人更注重对外宣传,所以是目前国内科普度最高的生物技术公司。

3.Biocurious 实验室:McCauley是创建者之一,它类似一个生物技术的创客空间,非营利组织,与美国政府和IBM等公司有密切的合作。会员每个月付100美金,可以去实验室里做各种实验。

4.Second Genome:一家研究微生物领域的公司,他们喜欢把研究成果转为普通人的生活指南。比如推崇像古人那样饮食,不用把生活环境弄得太干净,更明智使用抗生素等。McCauley介绍可能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可以做到对自己身体里的微生物做一次人口普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