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前参加了360免费测评,近日得到结果,分享并和23andme进行简单对比。
首先是overview一下所有的项目,包括抗病能力、药物代谢、先天疾病、个性特质和营养环境。
点击查看大图
先从有意思的部分看起,个性特质,我就只挑“异于常人”说说。
• 抗近视—高于常人:我的确是班级里面少有的没近视学生之一。
• 羊肉偏好—高于常人:我知道很多人嫌弃羊肉膻,但我是不介意的
• 甜味敏感度—敏感度高:我的确不喜欢甜食
• 苦味敏感度—敏感度高:我也不喜欢吃苦瓜
• 股骨颈骨密度—高于常人:好吧我不知道如何判断。。。。
• 抗青春痘能力—低于常人:我可是基本没长过青春痘。。。。
总得来说,我认为给出的答案正确率比较高的。不过当n只等于1的时候,统计意义不大
点击查看大图
接着是抗病能力,同理还是挑出“异于常人”的说说
• 抗病能力弱:结直肠癌、冠心病、帕金森症、胆结石、
• 抗病能力强:肺癌、胰腺癌、高血压、睾丸癌、脑梗死、哮喘、骨质疏松
鉴于我个人都都没有换过以上疾病(希望不需要患上来证实/证伪),因此没有办法确定其准确性。但我更好奇的是这些看病能力是通过哪些位点检测出来的,如果有文献和原始结果作为支持会更好。
点击查看大图
然后是药物敏感性
根据报告,我要避免或者减量的药物包括三硝酸甘油酯、卡马西平和地塞米松。
点击查看大图
携带疾病里面,根据检测结果我并没有携带出现在报告中的疾病。不过里面竟然说明了我没有“蚕豆病”!!!但是这是我妈从小就叮嘱我G6PD缺乏,不能吃蚕豆的!!!
对于这个结果360给出的解释是“未检出突变:在我们检测的6个相对常见的突变位点中,您的基因不存在任何致病突变”。我不甘心,又回到23andme的去检查结果,结果网站是这样显示的:G6PD: has one working copy (if male) or two working copies (if female) of the G6PDgene. A person with only working copies of the G6PD gene typically does not have G6PD deficiency and is not resistant to malaria. May have other mutations in the G6PD gene (not reported here).
所以得出的结论就是:虽然我只有一条X染色体,但是在这条染色体的G6PD上工作得非常好,我是不会在食用新鲜蚕豆后发生溶血的。因为我妈从小嘱咐我,所以,我一辈子没有吃过蚕豆。。。
不过,即使两个报告都表示我没有G6PD缺乏,我还是希望用自己的方法证明一下。
点击查看大图
接下来的就是营养环境了:
点击查看大图
我低于常人的包括:铁吸收能力、硒吸收能力、维生素D吸收能力、乳糖代谢能力和酒精代谢能力
我高于常人的包括:抗镉中毒能力、抗苯中毒能力、抗塑化剂毒性能力
既然业界有23andme作为标杆,那我也把360和23andme做一个比较。一方面是比较他们所提供的数据丰富程度。更重要的,我会比较在同一个检测项目中,他们提供的结果是否相同。
首先是项目比较
可以看到23andme比360基因多出一大块的是始祖分析,其中具体提供的内容可以参考我的另一篇关于23andme结果的文章。从实际功用来说,父亲和母亲来自哪里,自己血统来自什么地方大概并不能影响现在的生活。当然也有例外,在quora上有人做了23andme的检测后发现自己的父亲竟然不是亲生父亲,陷入烦恼。。
除了这些例外,“无功用”的始祖测序实际上能提供有意思的信息,而这些信息是人们乐于讨论的。而这方面的信息是对于DTC(Direct To Consumer)的个人检测服务起很好的推广作用。因为关于健康方面的信息个人是基本不会分享的,但是我父亲/母亲来自哪里,我有多少尼安德特人基因等这些是可以发在微信上的,对于一个还没有没广为人知的服务来说,是很好的推广渠道。我个人认为,如果可能的话,360基因还是应该增加这项服务
在健康监测方面,23andme和360基因都提供了方便的结果摘要,基因和药物的关系,针对结果的建议以及方便的离线保存方法。而相比360基因,23andme提供了和检测相应更多的信息,包括了可靠性,监测的原始数据以及支持结果的文献。360基因比23andme多的一项信息是用户相似性。在360监测报告中提供了所有监测顾客和自己有相同结果的百分比,而23andme没有。
在数据方面,360基因并不支持用户获得原始数据,而23andme是提供数据下载的。甚至还有第三方机构能通过用户提交的数据进行更多的分析,也有App可以选择。具体可以参见https://www.23andyou.com/3rdparty。我看到比较奇葩的是有软件能通过基因信息转化成一段旋律,我听了试听的版本,基本没有美感可言。。。
最后便是反馈和社交了,23andme提供了供用户讨论的平台,而360基因是没有的。不过就我个人观察,以23andme检测的基数来说,愿意参与讨论的并不多。
总的来说23andme提供的数据要比360基因更为丰富,项目更多。通过提供原始结果和相关文献,其可靠性也有保证。可下载的数据和第三方分析也提供给用户更多探索的可能性。不过这样的比较对360基因并不是很公平,毕竟23andme在2007年就开始提供DTC的个人基因组服务,顾客人数已经达到十万级别以上。而360基因只是刚刚成立,推广也刚刚开始。如果要做一个类比的话,我们看看他们背后的公司吧,23andme重要的投资方式Google,而360是奇虎360。
看完内容比较,我们看看结果比较,按顺序第一还是个性特质
能比较的项目比较少,在相同的五个之中其中三个结果符合,一个结果不同,一个结果正好相反。在苦味的测试中23andme认为我不能尝到苦味而360基因认为我对苦味的敏感度高。我个人是很不喜欢吃苦瓜的,结果偏向360基因是正确。如果查看详细结果,23andme告诉我是因为对propylthiouracil (PROP) 感知的基因 TAS2R38上我的SNP是CC, 分析认为has about an 80% chance of not being able to taste certain bitter flavors。那么,我也不能说他错,只能说我也许是在那20%里面。这个时候原始数据的重要性就显示出来了,如果360基因也提供了原始数据,那我就能更好地判断到底哪个机构/分析步骤出现了问题。
对于先天疾病,两个机构的所有预测中我都是阴性的,因此比较结果也没有意义。
在药物代谢中,两个机构提供的信息其实非常不同,可能因为不熟悉,我只找到了一项共有的结果,就是苯妥英的敏感性。但就这一项,两个机构给出的结果已经不同,我自身也没有办法主观判断。因为和以上相同的原因,我也不能追溯问题可能的来源。
最后是23andme的health risk以及360基因的抗病能力之间的比较。在这方面相同的检测条目就比较多了,但是由于23andme以及360基因的结果表现方式不一样,造成直接比较较为困难。23andme给出了是易感性三分法,包括elevated, typical和decreased,分类后还有具体的可靠性和易感性变化数值。360基因给出的是“抗病能力”,概念刚好跟“易感性”相反。“抗病能力”越强,“易感性”越低。而且360基因的结果是五分发,包括“弱”,“较弱”, “平均水平”,“较强”,“强”。因此在做比较的时候我用了两个标准,分别是“结论”和“结论(补充)”,后者条件宽松一些:
我们看看结果:
首先看看在23andme测出有某个疾病上升/下降风险的时候,360基因一般能给出类似的结果,如心房纤颤、帕金森病、胃癌和痛风。有些情况下23andme检出出的变化在360基因是显示平均水平的,例如老年痴呆和I性糖尿病。以23andme为参照,两者比较还没有出现完全相反的结果。
如果看两者不同的结果,以宽松的方法作为标准,只有1/3检测两个机构给出的结果是温和的。即时用较为宽松的标准也只有一半结果,13/23是相同。原因何在?其中主要的问题是很多23andme认为是易感性是typical的疾病,在360基因上却是显示抗病性强(肺癌、胰腺癌、睾丸癌)或者弱(结直肠癌、冠心病、胆结石)。
那么问题来了(不要跟我提挖掘机),到底哪家结果是正确的?不同的原因出在哪里?其实这样的比较在很早之前就有人做过,2009年的时候Craig Venter就比较同样样本不同的测序公司的结果,其中给出的分歧也相当大。造成这样的结果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是选择的不同公司测试位点不同,二是测试位点的结果解读方式不同(统计方法)。因此23andme和360基因结果差别不小也不足为奇了。
最后总结一下,结果丰富性上23andme还是更胜一筹,包括了始祖分析和社交平台。结果中的健康分析,23andme提供的信息专业性更强,也有具体数据。在结果对比方面,其相似性并没有我预想的高,总的来说同一条目相同的结果大概是6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