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仿制药推动国内CRO市场新增长

2012-12-03 08:37 · pobee

随着一批重磅炸弹级生物 药品 专利的逐步到期,生物仿制药带来的巨大市场潜力引发了业界的无限热情,由此也催热了制药企业与CRO的合作。据估计,到2021年仅美罗华、贝伐单抗、西妥昔单抗、西妥珠单抗等几个产品生物仿制药市场将达到49亿美元。

“到2021年,仅美罗华、贝伐单抗、西妥昔单抗、西妥珠单抗等几个产品生物仿制药市场将达到49亿美元。”PPD国际注册事务部总监Onesmo Mpanju在日前的一个正式场合发表演说认为。

生物仿制药推动国内CRO市场新增长

全产业链机遇

上述所说的几种药物都是目前全球销售额较高生物技术药。

据全球医药市场预测机构EvaluatePharma对今年排行前15位药品的销售额预测,美罗华在2012年有望达到69.4亿美元的销售额。而这个产品在欧盟的专利将在2013年到期,在美国的专利保护期则是2016年。同是快要到期的重磅炸弹生物药还有西妥昔单抗和西妥珠单抗,它们在欧盟的专利保护期限是2014年。

“随着各国政府对医药卫生费用增长的控制政策,仿制药的发展将得到越来越多的鼓励。而专利药的到期浪潮将为仿制药的井喷式增长留下巨大的空间。”S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陶剑虹在10月底的一个生物仿制药论坛上如是分析。

据EvaluatePharm预测,2015年全球生物仿制药市场规模将增长到100亿美元,2020年更是将超过200亿美元。

近年来,随着一批重磅炸弹级生物药品专利的逐步到期,生物仿制药蕴藏的巨大市场潜力引发了业界的无限热情。

仅今年全球就有多家制药 企业 宣布与生物仿制药有关的战略决定。3月,富士(Fujifilm)公司和日本协和发酵麒麟合资成立——富士-协和麒麟生物制剂公司,目的是开发、生产及销售生物仿制药,随后,该合资公司陆续宣布了阿达木单抗和贝伐单抗(bevacizumab)两项生物仿制计划;6月,德国默克与Dr.Reddy签署了一项协议,将共同开发生物抗癌药物的生物仿制药;8月,辉瑞和迈兰表示双方将在日本仿制药市场上开售350多种专利保护到期的药物,开拓日本仿制药市场;11月,AET生物技术公司亦宣布将与瑞士生物技术公司BioXpressTherapeutics合作开发阿达木单抗的生物仿制药。

毫无疑问,与各个制药企业紧密联系的CRO公司在此方面的触觉更为敏锐。“我们在保持了原有I到III期临床试验不断增加的同时,后期的研究和安全性评估也在增加,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对已上市的生物仿制药安全追踪调查。”PPD大中华区总经理刘锦昌说。

而另一家跨国CRO巨头昆泰也已于2011年与韩国三星成立合资公司——三星生物制剂公司,目的是发展生物仿制药。

“樱桃好吃树难栽”

相对于由始至终研发一个全新分子实体来说,对已明确分子结构的药品的仿制,失败风险无疑更低,所需的资金和时间也大幅缩减。另外,虽然仿制药的价格和利润无法与原研相比,但市场风险也要小很多。

但这并不等于没有风险。就上述美罗华这个品种来说,由于其此前展现的优异市场价值,世界上多家仿制药企业在数年前就对其展开仿制研究。

眼看着2013年即将到期,为此原研厂家罗氏背上了很大的利润跳水压力。

不过目前,罗氏宣布这个压力挑战被推迟了,至少在2015年一季度之前,美罗华的仿制药不会出现在市面上销售。原因是,两个比较有力的仿制者——以色列梯瓦和三星生物制剂公司先后在今年三季度停止了美罗华仿制药项目。

通常,人们并不把对专利生物药品的仿制品称为生物仿制药,而称为生物仿制药。因为生物药的仿制与化学药并不太一样:相对来说,生物技术药分子大、结构更复杂,一级结构氨基酸序列的相同不代表两个产品的功效完全相同, 产品质量 受各种因素影响不太稳定,还有此类产品的生产工艺复杂,难以复制,而细微的差别将会严重影响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生物药品对于患者免疫系统可能会产生一定影响,几率比较低,但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才能显现出来。所以,现在各国监管者要求生物仿制药做更多的安全性测试,尤其对IV期和上市后安全性评估做更多的追踪调查,我们在这方面的工作需求也在不断扩大,因为它可能需要更长时间,也需要有更多的样本。”OnesmoMpanju说,“各国在生物仿制药方面审批的流程都会比普通化学仿制药更加严格。”

原美国FDA药物审查中心毒理药理审查官龚兆龙表示,化学仿制药研发需1~2年,研发费用100万~500万美元;而生物仿制药研发需3~7年,研发费用1亿~2亿美元。

很显然,对于一个要在市场上销售的产品而言,成本收益比也是仿制者必须要计算的事情。这正是越来越多的制药企业选择与CRO合作,将项目委托CRO进行的原因,因为想要成功仿制生物药,足够的技术支撑和良好的成本控制必不可少。

中国尚缺指导原则

据悉,目前我国已在部分领域生产生物仿制药,在已批准上市的13类25只382个不同规格的基因工程药物和基因工程疫苗产品中,有6类9只21个规格的产品属于原创,其余的都属于仿制。国内正在研究的100多只生物药物中,大部分属于改进型仿制。

与会专家介绍,我国并无“生物仿制药”这一概念,也无专门的生物仿制药相关的指导原则、技术要求和质量控制的管理规定。但现行的生物制品的注册分类中有“已在国外上市销售但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生物制品”、“已有国家标准的生物制品”等类似的规定,既往许多的产品上市,均是按照相应的申报程序、 法规 注册和批准的。据称,SFDA已经着手启动了制定生物仿制药指南的相关工作。

据介绍,在此方面,生物仿制药发展最早最快的欧盟,其相关法规比较健全。据悉,欧盟已批准16个生物仿制药产品上市。从1998年开始,欧盟药物机构已陆续发布了一系列生物仿制药指导原则和指南,2005年出台《生物仿制药指导原则》,2006~2010年陆续出台了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胰岛素、促红细胞生成素、人生长激素、小分子肝素、重组人干扰素α、促卵泡素、重组人干扰素β、单克隆抗体等在内的9个细分领域的指导手则。

“这个市场是跨越国界的。”OnesmoMpanju表示:“主要原因还是很多生物制剂的药品仍然处于专利期和保护期,几年过后保护期结束了就会有更多的生物药品出现在生物仿制药药品种类中。”显然,这对于提供全程研发服务的PPD公司来说是个很大的利好。

随着一批重磅炸弹级生物 药品 专利的逐步到期,生物仿制药带来的巨大市场潜力引发了业界的无限热情,由此也催热了制药企业与CRO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