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正处在产业和技术革命的前夜,而中国也进入深度改革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经济负担加重,行政调控偏紧,消费需求多元,市场竞争加剧。医药控费等一系列深化医改政策正改变着行业格局。
深秋的广州依旧是鲜花的海洋,南国清爽的秋风吹进中国医药精英人士的心田,一场思维的旅程正风光无限。11月8日上午,第24届全国医药经济信息发布会上,S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陶剑虹副所长围绕医药产业格局和需求结构变化的主题演讲深深吸引了在场700多位参会代表。
“历史经验表明,每一次危机都催生一次重大的技术变革,每一次技术变革终将引领人类走出低谷。”陶剑虹对1990年以来经济增长周期性特征的思辨,点明了当前世界经济失速、新兴市场减速的阴云中,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曙光乍现,若想让有限资源支撑更快的增长,必须让创新与有效整合产生作用。
五大维度找准中国定位
世界医药产业正显现发展新特征,带来创新环境的变化。中国在全球市场版图的坐标需要重新定位,唯有如此才可以扬长避短,有效创新。
世界经济发展的周期线标刻了经济危机与技术变革的相生关系。上世纪90年代经济开始快速启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重创世界经济出现拐点回落,而后2000年IT技术兴起带来的新经济浪潮使全球经济得以重振,到2007年世界经济增速达到近20年的新高。然而2008年金融危机肆虐全球,至今还未走出阴霾。
或许这就是纽约梅隆首席经济学家理查德·霍伊所断言的,全球经济最终将会出现一种半有序模式,增长放缓至较低水平,但不是全球性的全面衰退。“一个经济体仍在增长,但增长速度赶不上产能的扩张,于是,闲置的产能和失业者越来越多。”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克鲁格曼如是描述这种增长形态。
医药产业恰恰就面临着这种状况,中国作为仿制药大国,拥有庞大的产能存量。国内片剂、胶囊、水针、粉针(冻干)、大输液等比较常用的剂型,由于同质化投入,产能利用率非常低。产能利用率最低的冻干粉针仅为27%,而最高的大输液也不过是72%的利用率。现在,裁员风暴也接二连三在国际医药巨头中掀起。
当下,世界经济的复苏前景稍见低迷,外需不振导致医药出口下滑,国内经济下行风险也在加大,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出现了金融危机以来医药发展最为困难的时期。“我们必须时刻准备好过冬的棉袄。”陶剑虹指出,医药行业需要直面效益增长慢于产值增长的拐点。“如何避开浮沙之上的增长,走向坚实的商业模式?”陶剑虹的思考唤起代表们的共鸣。或许突围的路径就在于“创新提效和提振需求”。
总的来看,全球药品市场走入增长峡谷,但新兴市场增速较快,中国概念凸显。新药研发的投入减少,研发产出率下降,但专业细分市场中,原创性新药依然成就了不少隐形冠军。由于发达国家控制了医疗费用,以及专利悬崖留出了巨大的市场空白,通用名药异军突起,尤其生物仿制药倍受青睐,但研发依然决定企业未来,生物技术推动了研发革命,不少跨国巨头加快了这一领域的布局。陶剑虹言简意赅地概括了当前世界医药市场的主要特征,进而从规模、增长、效益、研发投入和集约化程度等五大维度,系统地将中国与世界医药产业经济指标进行了比较。
在规模方面,世界药品市场的规模已经逼近1万亿美元大关,到2015年有望达到10700万亿美元,而中国药品市场份额从现在的14.7%,提高到了2015年的24.7%。中国的GDP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而中国卫生总支出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5.2%,达到了WHO对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不低于5%的基本要求,但是与美国18%、英国12%、印度8.9%、巴西9%的占比水平相比,中国卫生支出水平提高的空间还很大,尤其是政府和社会对卫生支出的占比。
在增长格局的层面看,国内医药产业呈现非常大的发展空间。据预测,至2016年世界处方药市场的复合增长率预期为4%,而中国药品市场的复合增长率预期为26%。
就盈利水平而言,在世界医药市场上医药产业高附加值、高回报的特征很明显,世界医药前十强的平均利润率为19.99%。而我国医药工业的盈利能力较世界水平有一定差距,利润率目前仅为10.4%。医药工业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前十强的净利润率平均为6.23%,医药流通上市公司营业收入的净利润率平均为2.55%。
从研发投入的维度看,全球前十大企业对药品研发的投入逐年增加,2011年研发投入占销售额的比率为18.32%,比1997年增加了1.92个百分点。预计在2018年,全球研发投入最多的20家企业,在药物研发上的投入将达到946亿美元,研发强度平均为18.3%。而我国药企研发投入也有了较大增长,研发强度达11.7%的东阳光、10%的绿叶、9.7%的先声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尽管如此,国内外企业相比较,研发强度还是有较大差距。
从行业集中度来比较,国内医药行业的竞争要相对激烈不少。制药企业方面,世界10强的集中度为41.9%,而美国10强达到52.33%,相比之下中国10强集中度为15.2%,百强集中度达到44.2%,预计到“十二五”期末,中国百强制药企业可实现50%的集中度目标。医药分销企业方面,美国3强集中度最高达96%,而中国3强分销企业集中度为26.7%,百强达到78%;“十二五”期末,国内医药分销百强的集中度目标锁定在85%。在药品零售方面,美国依然保持高集中度的态势,其3强集中度实现72.9%,相较之下中国仍有较大整合空间,药品零售3强的集中度仅达到5.54%,百强达39.05%,距离“十二五”末百强占60%的集中度目标还有一定距离。
三大增长极孵化阶跃先机
若能适时把握仿制药、生物技术以及中成药三大改变未来格局的新增长极,产业有望得以快速提升。
虽然目前中国医药企业无论是规模、增长、效益、研发投入还是集中度,跟世界领先企业相比都还有一定差距。但若能适时把握仿制药、生物技术以及中成药三大改变未来格局的新增长极,产业有望得以快速提升。
仿制药市场增长源于两大变量的驱动。一是各国控制医药费用过快增长。以美国为例,其医疗支出占GDP比重高达18%,使用仿制药为美国2011年节约高达1930亿美元医疗开支,因此美国拟于2014年限制高价药品使用,个人自付上限不超过6000美元,保险公司也开始青睐通用名药。鉴于此,预测世界通用名药市场2011~2018年年均增长10.2%,达到960亿美元。而大量畅销药物专利到期是仿制药市场扩容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过去5年,因专利到期,全球药品市场蒸发了710亿美元,2012年面临专利到期威胁的药品总金额将达到高峰,预计到2018年,全球药品市场因专利到期还将损失1480亿美元。上述变量的触动,使仿制药企业遇上极好的发展机遇,2011年世界通用名药企业20强中排行首位的梯瓦,2011年销售额就达94亿美元。
另一个被寄予厚望的增长极是生物技术市场。美国著名趋势学家杰里米·里夫金代表作《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就曾推测:世界或将迎来一个新的产业周期,我们需要在体制机制上进行创新,在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产业等关键技术和产业发展上取得新突破,把握历史机遇实现新型工业化。近年全球生物技术市场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年均增长15%~18%。与大公司缩减研发投入不同,生物技术领域的研发保持稳定增长,2011年的增幅为9%,合计达136.6亿美元。2012年,全球生物医药市场规模达到1530亿美元。到2020年,生物医药产品有望占全球药品销售收入的1/3。目前已经上市的生物医药产品达100多个,另有400多个品种可能完成临床研究投放市场。据推测,2020年全球最畅销的100个药品中有一半会是生物技术药物。
“传统的生物技术公司的界线正在消失,制药巨头也在涉足生物技术领域。”陶剑虹提醒有意涉足该领域的企业,未来生物技术药品品种格局可能会重排。其中,单抗类药物由于较高的技术壁垒,在2013年之前还不会有仿制药进入,未来5年复合增长高达12.4%。而治疗性疫苗,在首个治疗性疫苗——前列腺癌疫苗Provenge2010年获FDA批准的刺激带动下,或将成为“黑马”,2010年全球治疗性疫苗市场规模为1.37亿美元,到2014年可能增加到31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1.8%。
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后生物药物专利即将大规模到期,给生物仿制药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空间。据RevaPharma预测,到2015年将有640亿美元生物专利药到期,约为2009年的4倍,复合年增长率达25.3%,同期生物专利药的复合年增长率约10%。“生物仿制药的概念和化学仿制药有点类同,但是难度更大。”陶剑虹分析,化学仿制药研发时间约3~5年,而生物仿制药则需8~10年且研发费用也相当高,因此生物仿制药的平均价格下降幅度要低于化学仿制药,仅为10%~30%。预计2015年单抗类药物将会成为生物仿制药领域最大的蛋糕。
而中成药工业是极具中国特质的一个潜力行业。“十一五”期间中成药工业总产值复合增长率为20.79%,2012年1~8月,中药产业产值为2511亿元,同比增长20.3%。预计到2015年,将突破1万亿元,复合年增长22.9%。与化学药、生物技术药物普遍面临的利润增速滑坡不同,中成药工业利润增速依然快于产值的增长。“十一五”期间,中成药工业利润总额复合增长率为31.29%。2012年1~8月,利润达到246亿元,同比增长23.08%。中成药工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近年政府对现代中药与民族药的重视。刚刚结束公开征求意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就把现代中药与民族药单列一项,以求更好地引导社会资金投向这一领域。
六大品类主导需求变迁
感染性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比重有所下降;恶性肿瘤、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关节炎等慢性病药物,以及抗抑郁药物等的比重上升。
西方宏观经济学鼻祖凯恩斯曾指出,危机时期,有效的需求是经济的核心推动力,有利于实体经济的复苏。有效需求始终是产业增长的支点。
医药刚性需求的特征决定了各国人均用药水平持续增长。据预测,2016年全球人均药品消费将达到200.5美元,其中美国为892美元,中国为121美元,美中人均用药水平差距从现在的4.8倍缩小到2.6倍。“市场有需求,需要消费产品来满足,因此市场稳步上升还要看产品。”陶剑虹如是断言。
药物创新的重点,与人类疾病谱的演进密切相关。陶剑虹指出,近年常见的感染性疾病用药、消化系统用药比重有所下降;恶性肿瘤、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关节炎等慢性病药物,以及抗抑郁药物等的比重上升。
首先,恶性肿瘤是人类致死的首要原因,抗肿瘤药物无疑也成为了近年研发的热点。目前抗肿瘤药有948种在研药物,其中处于Ⅲ期临床的有187个,该品类在世界药品市场的份额有望从2011年的8.6%提高到2018年的11.1%。而在我国,2011年其市场规模达到587.4亿元。其中小分子靶向抗肿瘤药——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通用名为××替尼的药品)目前已经占抗肿瘤药市场的3.8%。从医院用药金额看,替尼类用药增幅已经有放缓势头,但由于靶向药物并不只针对一种癌症,产品可以获准新的适应症来保持持续的高速成长,所以依然是国内研发热点。目前共有14个厂家申报23种不同通用名的替尼类产品。在重大专项政策的推动下,国内小分子靶向药物的研发进程有望提速,目前多家企业已构筑了自身研发平台,拥有自己的小分子靶向药物创新技术。在研产品也有很多个,多数以1.1类新药报批临床。“替尼类药品在肿瘤药里已出现高水平重复苗头。”陶剑虹建议,未涉足企业要谨慎考虑是否投入该品类,而不应该盲目跟风。
其次,糖尿病用药同样是目前的一大热门研发类别。糖尿病药物在世界药品市场的规模2011年达392亿美元,同比增长13.86%,预计其未来将以10%~15%的速度增长。而国内糖尿病用药市场2011年销售额为134.2亿元,尤其是口服降糖药中的化学药竞争格局正在重新洗牌。目前DPP-4抑制剂(二肽基酶-4抑制剂)正处在快速成长期,在医院市场份额从2010年的0.15%跃升到2012年上半年的1.21%。现时,全球已批准上市的DPP-4抑制剂有5个,我国在审批的DPP-4抑制剂及其复方产品共有8个厂家,申报9种不同通用名的产品。
第三是抗感染药物。新抗菌药物研发在21世纪初进入最低潮,许多大型制药公司相继退出抗感染药领域,今年1~9月FDA也仅批准了一个用于艾滋病领域的抗感染药(依维拉韦-考比司他-恩曲他滨-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复合片剂)。全球抗生素市场将从2009年的420亿美元增长到2014年的66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9.6%。但近几年尤其是医院控费、抗生素滥用等问题被重视,抗生素价格和使用份额都有规定,市场受到一定影响。在我国,2011年市场规模仅为948亿元,增幅下降至2.15%,随着限用政策的推进,预期未来市场增幅仍将在低位徘徊。
第四是心血管疾病用药。其中调血脂药物近年市场规模增长也较快。受通用名药物的冲击,国际调血脂药物市场增速明显放缓。2004~2010年,复合增长率仅为2.9%,2011年全球调血脂药市场规模为387亿美元,同比增长6.32%。而我国调血脂药物从2004年至今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复合增长率达21.63%,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而抗血栓药物在中国市场增长速度也比较快,2012年1~8月我国抗血栓药注册数量有两个。2005~2010年,全球抗血栓药物市场的复合增长率为11.58%,预计2010~2015年,全球抗血栓类药物市场规模将达348亿美元,市场前景看好。
第五是抗关节炎病药。作为老年常见病,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用药需求日盛。目前全球抗炎、抗风湿镇痛药物市场2004~2010年复合增长率达9.09%,以此增长率计算,2011年预计将达322亿美元。据推测,到2016年,抗关节炎药将占全球药品市场的3.8%。其中生物技术药物已成为推动市场快速增长的动力,占据了75%的比例。在国内,受医改政策的推进,以及报销比例有明显提高的影响,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2011年市场规模达65.78亿元,同比增长28.6%,但依然是外企占优势地位。陶剑虹特别提醒,目前肿瘤、关节炎等重大疾病领域,特效单抗药品供给有限,进口产品价格过高,早期进入的国内仿制品种将有机会共同培育和分享市场的高速成长红利。
第六是抗抑郁用药。全球市场上抗抑郁药近年增长缓慢,2011年抗抑郁药物全球销售额为204亿美元,同比增长0.91%,排在全球医药市场最畅销治疗类别的第9位。不过抗抑郁药在中国市场表现甚好,2011年我国抗抑郁药物市场销售额达26.1亿元。随着医生对抑郁症识别率的提高,人们就诊观念的改变,未来潜力相当巨大。
此外,在疫苗方面,2010年全球疫苗市场销售额前五位产品的累计销售额达到69亿美元,占据当年全球疫苗市场份额的40%左右,重磅品种表现突出。但由于全球疫苗的重磅品种是保险覆盖所支持的高价创新疫苗,高价高接种率造成了大品种,其支付环境有别于国内疫苗市场。陶剑虹推测,在国内疫苗市场环境下,治疗性疫苗和癌症疫苗是未来最有可能产生大品种的领域。
“未来预防为主的理念,让治疗性疫苗、改善生活质量药物以及基因治疗药物成为热点,相信新的重磅炸弹也会随之产生。”陶剑虹在会上强调,新药推动世界药品市场持续增长,对产品研发关注度的不同,可能影响未来药企的销售情况,“研发实力决定药企未来地位。”
四大趋势引领制药强国愿景
中国医药产业正在进入一个快速和空前剧烈的调整、重组的新时期,企业两极分化、优胜劣汰的进程会大大加速。
“规模化、集约化、规范化和国际化依然是我国制药工业未来的发展趋势。”陶剑虹指出。
规模化和集约化是全球药品企业的发展趋势。依照“十二五”规划订立的目标,到2015年医药工业总产值需超过3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5.2%,制药工业百强的集中度2015年超过50%。要实现这一要求,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必不可少。规范化,意味着质量管理升级,是我国从仿制药大国向仿制药强国阶跃的关键一步。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正有序推进,要求仿制药和原创药要成分一致、剂型一致、标准一致、有效性和安全性一致。同时,2015年版药典也将建立同类品种通用标准。而随着世界经济的融合,中国医药企业不得不面临国际化冲击。主动出击成为众多药企的选择,据推测,5年后约有200个以上通用名药物制剂在发达国家注册和销售。
当下的中国产业,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定位维持不变,然而,大众对医药消费的需求量在扩容,需求结构也趋向合理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医药产业必然要经历结构剧烈变化、社会格局重新调整、利润矛盾不断增加、收入分配加速分化的时期。
“中国医药产业正在进入一个快速和空前剧烈的调整、重组的新时期,企业两极分化、优胜劣汰的进程会大大加速。”陶剑虹在发言中强调。
“展望中国药品需求,在未来五年依然保持快速发展。”陶剑虹指出,随着人均GDP水平的提升,居民消费结构将发生变化,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化娱乐教育等消费比重迅速上升。换言之,随着我国人均GDP的上升,医药保健将有一个非常好的前景。陶剑虹精确预测2013年国内药品市场将达12700亿元,增长18.5%,其中县及县以上医院占72.2%的市场份额,市场容量约为7746亿美元,增长18%;县级以上零售药店占20.8%的份额,市场容量为2649亿元,增长约15%;基层医疗终端[包括城市卫生服务中心(站)和乡镇卫生院、乡村诊所、卫生室]的容量约893亿元,仅占7%的份额,但增速高达27%。
“创新的路总是坎坷又崎岖,要永远保持最初的浪漫真是不容易。当我们跨越了一座高山,也就跨越了一个真实的自己,而每一个超越昨天的人都是超人。”最后,陶剑虹用饱含诗意的话结束了报告。但是,中国医药人对未来的探寻又将重新出发。
创新的路总是坎坷又崎岖,要永远保持最初的浪漫真是不容易。当我们跨越了一座高山,也就跨越了一个真实的自己,而每一个超越昨天的人都是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