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辉瑞公司宣布,由双方合资组建的“海正辉瑞制药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9月13日,海正辉瑞制药有限公司成立仪式在杭州举行。
据记者了解,该合资企业将面向中国和全球市场开发、生产和推广包括品牌仿制药在内的专利到期药物。
辉瑞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晓滨指出:“合资企业的成立标志着两家公司在为更多的患者提供优质优价的品牌仿制药方面的努力迈出了重要一步。”
业内专家指出:“专利到期药物,包括品牌仿制药,是全球医药市场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尤其是在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在中国,品牌仿制药占本土药品市场份额的70%。”
目前,多数跨国企业都开始考虑通过合资的方式进入中国基层市场,而很多通过原料药进军国际市场的企业也打算寻找向制剂转型的机遇。此次辉瑞和海正合作被看作是新合资时代的样本,但不少观察人士担心,海正有可能沦为辉瑞的加工厂。
出席成立仪式的海正药业董事长兼总裁白骅指出:“携手全球领先的制药企业成立合资公司,是海正实现使命和愿景的重要战略举措,也是海正从领先的原料药工厂向成熟的品牌仿制药公司转型的关键。”
联手进军品牌仿制药
市场调研机构IMSHealth公司的统计显示,2006年仿制药生产企业的销售额已达541亿美元,到2011年,市场价值超过600亿美元的品牌药或失去专利保护。品牌药行业清醒地意识到,随着专利到期,仿制药大潮风起云涌,他们的经营业绩将会遭受严重影响。
对于辉瑞来说,这样的问题同样需要考虑。以辉瑞为例,该公司的头号产品、降胆固醇药立普妥的专利已于2011年11月到期,在2010年辉瑞678亿美元的销售额中,立普妥占107亿美元。2010年,辉瑞与多个印度制药企业采取合资和授权的方式生产品牌仿制药,共获得128种制剂产品,但主要针对欧美市场。
过去两年,辉瑞希望收购中国的仿制药企业,但并没有合适的目标。直到与海正合作,才找到在中国开展品牌仿制药生产和销售的路径。
据记者了解,之前辉瑞曾经自建过基层营销团队,但是最终因为销售产出不高而解散;辉瑞也一直在谋划对基层医院的渗透,但同样不理想。
因此,海正药业显然是辉瑞最理想的合作伙伴。作为国内最领先的原料药厂之一,海正药业近年来拓展仿制药业务,已有约40种仿制药在国内上市。同时,海正药业拥有丰富的国内制剂批文,通过合资,辉瑞能更便利地开展这些制剂的生产。
目前,辉瑞拥有很多畅销药物,包括降胆固醇药立普妥、口服抗真菌药大扶康、抗生素希舒美,以及治疗ED的“伟哥”万艾可等。
海正辉瑞成立后,双方将对新公司的产品重新进行梳理。据记者了解,双方将向合资公司注入80多个产品,覆盖肿瘤、心血管、抗感染、神经系统、免疫抑制剂等治疗领域。其中,海正药业将注入70余个品种,而辉瑞将注入7个品种。
吴晓滨告诉记者:“合资公司与辉瑞母公司产品线不会产生重叠和同业竞争,主要针对占据中国70%市场份额的仿制药,海正辉瑞的目标就是制造更多优质优价的高端品牌仿制药,双方都认为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本土企业借船出海
早在两年前,辉瑞在中国寻求合作伙伴进入高端仿制药领域,在近5000家药企中筛选了上百家企业,并对其中的几十家进行了密集拜访,海正药业是他们最为看好的合作伙伴。
5月22日,两家公司宣布签署合作协议。据记者了解,两家公司的谈判异常困难,关于控股权、合作模式的讨论进行了很长时间。最终,海正获得了合资公司51%的控股权,这对于辉瑞而言,也是史无前例的。
“我们充分相信合资公司将能让双方在现有核心竞争力和擅长领域的基础上满足更多患者的需求。”辉瑞公司新兴市场及成熟产品业务总裁兼总经理奥利维·布兰迪考特指出。
对于海正来说,与辉瑞合作也是国际化战略中的一步棋,在此之前,海正已经在国际高端原料药领域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但是,海正距进军国际制剂市场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
白骅表示:“我们将依托与国际接轨的管理体系与研发、生产技术,提供优质优价的品牌仿制药。我相信,双方的合作将有助于提高中国制药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制剂工艺技术、促进浙江省及中国成品药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发展,为中国制药企业全面走向国际市场奠定扎实的基础。”
未来,合资公司将组建广泛的销售网络,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区和医院,并通过辉瑞的全球营销网络,快速进入国际市场。
通过合资,海正将在现有研发、高标准制造及国内品牌优势的基础上,学习辉瑞先进的管理及研发经验,培养高端人才;利用辉瑞在全球品牌认知度和全球制剂产品强大推广能力的优势,进一步开拓国内外品牌仿制药市场。
未来,海正辉瑞将充分发挥海正在仿制药资源、本土营销和生产方面的经验,以及辉瑞在全球领先的药物研发能力、生产质量管理和国际市场推广和运营能力等方面的优势,专注于研发、生产和销售高质量的品牌仿制药,并通过双方在本土及全球的销售和营销平台实现有关药物广泛和快速的商业化。
专利到期药物,包括品牌仿制药,是全球医药市场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尤其是在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在中国,品牌仿制药占本土药品市场份额的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