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2022年1月20日,由上海梅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梅斯医学”)举办了“2022年度中国医学科研峰会”隆重召开。
“在医疗,医药和医保的改革不断深化的前提下,「以科研促临床」的意识越来越普及,科研被赋予了极其重要的地位。科研不仅成为衡量医院竞争力的重要尺码,也是考核医生水平的关键指标。同时,随着中国创新药物蓬勃发展,科研给制药企业带来更多的创新机遇。”梅斯医学董事长张发宝博士在“2022年度中国医学科研峰会暨2021年度科研报告”(下称:科研峰会)上指出。
科研管理逐步实现「科学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研管理逐步实现科学化。那么,如何理解科研管理?
南方医科大学科研院赵镇院长在本次峰会上给出了答案,他认为科研管理的真谛是聚合各类资源,充分运用科研管理策略,善于顺势而为、借势而进、造势而起、乘势而上,方能“于万仞之上推千钧之石”、以最优的投入获得最佳的汇报,实现既定的临床研究目标。
南方医科大学科研院赵镇院长
临床科研中统计学是「关键」
对每个科研人员而言,将统计学原则放在他们的工具箱中是很重要的。统计学不仅可以帮助科研人员有效率地呈现和传达他们的发现,而且可以协助理解和评价其他学术论文的可信性。统计学也有助科研人员控制变异来源、检测异常值、可视化观察他们的数据和设计有效的实验来协助解答他们的研究问题。
在科研峰会上,南京医科大学陈峰教授这样来描述统计学的意义:统计学的思维在科学研究中独树一帜,对于推动以数据为事实的实证学科的发展,统计学的作用是难以估量的。因此,任何一个医学科研工作者都要学习并正确应用统计学思维去指导其科研和临床实践。
南京医科大学陈峰教授
「数字化技术」辅助临床科研
在本次科研峰会上,张发宝博士分享了《2022年医学科研十大趋势》的精彩报告,他介绍,“近年来,严肃的医疗正在与科技接轨,医疗新概念一波又一波,比如元宇宙等黑科技离医疗越来越近。元宇宙不仅仅是前几年的虚拟现实,它有更深的内涵,它可以是未来世界的预演,让你看到未来的你。作为医生,不仅仅要掌握好临床知识,也要对数字化技术有所感知,主动拥抱数字化技术,要让数字化技术更为辅助临床科研。”
同时,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姚晨教授提到,用创新的数字技术解决临床医师的科研痛点,如通过NLP工具集成于网页交互式操作,让临床医生即使没有编程基础,也能实现文本信息的提取。或在初始模型的基础上,通过临床医师标记的语料库,模型可以实现自我动态学习和优化。总之,通过模型,临床医生能在极大程度上解决依靠传统手工数据的难题。
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姚晨教授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科研部郭华主任,分享了湘雅医院在构建临床研究体系过程中的经验。在多中心数据管理中,医院要考虑实现跨区域、跨医疗机构的科研数据互联互通、形成标准、规范、开放共享的科研数据库,降低科研成本,缩短科研周期,以提升科研效率真正实现医疗科研数据的多中心共享。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科研部郭华主任
梅斯医学作为国内最早一批医学和数字化创新的企业,依托庞大的医生平台,为创新药企提供医学事务和数字化学术传播,以及数字化临床研究解决方案,围绕循证医学证据,打造创新药物的循证证据产生,证据解读和证据传播的闭环。
「科研与临床」,《2021年度科研报告》重磅发布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医院与医院的竞争愈加激烈,医院的竞争力不仅体现在医疗质量上面,更体现在其科研水平上面。有研究显示,科研认知程度对科研积极性和科研动机起到正向作用。
为此,梅斯医学进行了相关调研,并在此次峰会上,发布了调研结果——“2021年度科研报告”(下称:科研报告),该科研报告调查对象覆盖上万名医学人员,包括临床医生、护士、药剂师等,对科研认知现状,包括课题申请、科研知识认知乃至衍生出来的科研需求进行调研。
来自梅斯医学黄明爱博士分享了科研报告中的重要观点,如医学科研人员对科研的意向度分析,据调查发现:84.53%的调研对象对科研秉持积极的态度。
梅斯医学黄明爱博士
具体来看,越年轻的医学科研人员对科研的“意愿度”越高,而年轻人对科研的热情,预示着中国未来科的发展的希望。此外,不同的学历对科研的意愿程度是不同的,学历越高的人对科研的意愿度越强。这可能与目前硕士、博士招生数量增多、越来越多的医学科研人员享受到科研带来的成果有关。
梅斯医学黄明爱博士
关于医学科研人员心目中影响未来科研走向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破四维、科研创新、政策激励”,黄明爱博士总结道。
总的来说,这份科研报告从策划到完稿,历时50多天,期间多次校对修改,终于在今日完成并正式发表。在一定程度上,这份科研报告反映了上万名医学科研人员的心声。希望能通过此次科研报告,大家能了解医学科研挑战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