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DC2018】张伟:微创介入技术在脑卒中治疗中的应用与未来

2018-09-08 16:26 · 369370

2018年9月8日,在第八届中国医疗器械高峰论坛(DeviceChina2018)现场,泓懿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张伟带来了“微创介入技术在脑卒中治疗中的应用与未来”的主题演讲。


2018年9月8日至9日,由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BioBAY)携手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主办的第八届中国医疗器械高峰论坛(DeviceChina2018)在苏州金鸡湖畔拉开帷幕,直击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下,聚产业创新之力,论中国医疗器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未来。

随着全球医疗器械行业市场需求的上升,中国医疗器械行业也将迎来高速发展的黄金生长期。本届高峰论坛紧跟国内外局势,以“聚产业创新之力,论国械发展之道”为主题,聚焦医疗器械行业的创新与突破。

在同期举办的 “心脑血管与神经外科”分论坛上,泓懿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张伟带来了题为《微创介入技术在脑卒中治疗中的应用与未来》的主题演讲。

以下为主题演讲概要:

张伟:十几年以前,当我从事这个行业的时候,当时中国最大的神经栓塞医院是宣武医院,大概有90多例的手术。最近我去天坛医院,他们的动脉瘤栓塞手术数量已经超过了一千例。十年时间差不多翻了十倍。现在很多人都把神经介入看成是一个风口。

2014年,我国脑卒中死亡率高达153.61/10万人,占全球的29.4%。很有可能,到2030年因脑卒中死亡的人数会超过400万。这是一个巨大挑战。

我们可以把脑卒中分为出血和缺血性脑卒中。其中,出血性脑卒中最常见的就是动脉瘤破裂,而缺血性脑卒中可能是血管被堵塞了。在多数情况下,他们的症状一样,因为都造成了特定区域的脑组织损伤。但是,各自的发病率、死亡率却不同,而治疗方式也有差异。

脑卒中出血治疗中涉及哪些医疗器械产品?包括弹簧圈、入路产品、颅内支架、液态栓塞以及血流导向装置。目前,中国市场上的颅内弹簧产品有95%被进口公司所垄断。

目前,中国脑卒中出血市场面临的一些问题和挑战,包括颅内动脉瘤治疗更多应用血流重置装置、血管畸形治疗领域缺乏新型治疗栓塞材料、动静脉瘘仍然缺乏非常安全有效的解决方案以及外伤出血急需引入国外最先进治疗器械。

最后讨论一下缺血性脑卒中的介入治疗,这个市场的发展非常快。2016年,中国取栓市场容量只有6000台左右,去年已经达到14000-15000台,今年取栓的手术量预计会在25000台左右,且较为集中在沿海地区。这意味着,整个缺血性治疗市场有待发展。

取栓技术涉及到一个时间窗口,已经从过去的黄金6小时拓宽至现在的24小时。在脑防委的支持下,中国去年已经成立了156家的脑卒中中心,这是一个快速通道。未来,如何建立整个脑卒中的防治体系?这很重要,需要多学科、多机构协作。

颈动脉狭窄在过去的几年虽然没有明显的增长,但是整体的发病率还是很高的。在这个行业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大公司,包括雅培、强生等都有相应的产品。未来,我们或许可以考虑其他材料,例如在心脏中应用的涂层球囊。下一步,我们将朝着更加微创、精准输送、个性化植入甚至于无植入的方向发展。

泓懿医疗成立于2017年7月,公司专注于引进先进医疗器械进入中国市场,通过对先进技术的理解,并聆听中国医疗专家的声音,提供更加贴近于中国市场的产品、技术和服务。最后,我引用论语中的“士不可不泓懿,任重而道远”来表示我们所承担的重任。无论是从投资,还是从公司层面来说,我们要解决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的创伤或者是疾病,这是我们责无旁贷的责任。

备注:以上演讲摘要,根据现场实录整理,未经嘉宾审核。

关于BioBAY

作为本届大会的主办方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BioBAY)历经十余年发展,以“专注、联合、创新”的态度,努力构建世界一流的生物产业生态圈。目前有460余家企业入驻,10000余名生物医药专业人才就业,其中集聚了63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形成了新药创制、医疗器械、生物技术等特色产业集群。而在医疗器械领域,目前园内8家医疗器械企业的9个产品已经进入国家医疗器械创新产品审批“绿色通道”,占苏州市的82%,占江苏省的50%。在三类高端植介入医疗器械领域,园内企业已获60张产品注册证,21张产品生产许可证。预计随着研发投入的不断增加、临床试验的加快推进和新品的逐步上市销售,企业经济效益将实现持续提升,近年园区生物医药产业将呈现爆发式成长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