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肿瘤治疗正疾速迈入精准医疗时代,引起市场变革。按照美国版的精准医疗计划,抗肿瘤治疗领域精准医学的关键是基因测序、肿瘤、个性化;而治疗胃癌的化学药物仍是极其重要的品类。
2014年4月,美国FDA批准了礼来公司的抗体药物Ramucirumab(雷莫芦单抗)注射液上市,商品名Gyramza。这是一个用于特异性阻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及下游血管生成相关通路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用于治疗晚期胃癌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然而美国FDA近五年却没有批准治疗胃癌的小分子新药上市。
令人欣慰的是,江苏恒瑞医药自主研制成功了国家1.1类新药“甲磺酸阿帕替尼片”,于2014年11月3日获得国家食药监总局(CFDA)颁发的新药证书和生产注册。这是我国抗肿瘤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也给晚期胃癌的靶向药物治疗市场增添了新的活力。
胃癌市场不甘寂寞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世界卫生组织所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胃癌新发病例约44.65万,占全球的47%。其发病率在中国恶性肿瘤中排名第2,死亡率排名居第3位。
随着全球老龄化社会的发展趋势,以及在人类饮食结构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下,预计到2025年,全球癌症新增病例将上升至1900多万。而亚洲国家的癌症状况不容小觑,将成为增长的焦点,其中,中国沿海城市地区及西北地区胃癌发病率较高。
随着新药的应用和组合治疗的推进,我国近年来男性和女性癌症死亡率显著下降,其中男性每年下降21.4% 、女性每年下降21.1%。尽管出现了这种良好趋势,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中国人口基数大,专家预测到2030年,中国年新增癌症病例将超过500万,年死亡病例达386万。恶性肿瘤治疗领域仍是倍受瞩目的市场。
魔与道的较量
近几年来,在中国《胃癌规范化诊疗指南》发布后,胃癌化疗市场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传统的以铂类、氟尿嘧啶及其类似物的同步放化疗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和姑息性化疗多种方案。
据HDM系统数据显示,2015年国内重点城市公立医院胃癌化疗药物市场为47.63亿元,同比上一年增长率为6.84%。预测国内胃癌化疗总体市场已达到200亿元规模。
目前,用于治疗胃癌的主要品种由多西紫杉系列、氟尿嘧啶衍生物、铂类、抗肿瘤抗生素类、喜树碱衍生物,以及亚叶酸类药物构成;新进入这一领域的靶向药物已是吸引人眼球的品种。
抗肿瘤靶向小分子药物和生物技术药已成为全球抗癌市场的主流,但是在胃癌治疗领域仍是少得可怜,目前仅有的靶向药物是罗氏公司的曲妥珠单抗、中国恒瑞的阿帕替尼。
胃癌化药市场仍青涩
众所周知,胃癌早期症状不典型、隐匿性较强。而在中国胃镜常规检查也远未得到普及和和足够的重视。实际上约60%~80%患者就诊时已到了中晚期,手术后效果极不理想且预后极差,在缺乏有效药物治疗的情况下,人们对中晚期胃癌的联合治疗仍然表现地颇为无力。老年人作为胃癌人群主体,其总体平均生存时间小于1年,5年存活率不足20%。
在人类与恶性肿瘤斗争中,胃癌是临床上最难治的疾病之一。临床上多采取综合治疗的原则,主要分为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化学药物治疗及传统中医药治疗。尤其是对于胃癌术前或术后均建议采用基础的同步放化治疗,但是实际上治疗药物和术后化疗药物仍表现出不如人意。
多年来,胃癌临床治疗药物是个青涩的市场,进入21世纪才有了一定的进步——在传统的氟尿嘧啶、顺铂、表阿霉素的基础上,形成了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口服氟尿嘧啶氨基甲酸酯类药物卡培他滨、顺铂的新衍生药物奥沙利铂和紫杉系列药物和交替性、差异性疗法。其中卡培他滨-顺铂在胃癌完全切除术后治疗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随着靶向药物的上市,新的“鸡尾酒式”疗法将达到异曲同工的作用。
抗胃癌药物替吉奥快速增长
抗胃癌药物治疗市场中,抗代谢类药物氟尿嘧啶系列是化疗中基础用药,主要有替吉奥胶囊及片剂、卡培他滨片剂、氟尿嘧啶制剂、替加氟制剂、去氧氟尿苷胶囊、复方氟尿嘧啶口服液、尿嘧啶替加氟片剂、卡莫氟片剂等。
据HDM系统数据显示,2015年国内重点城市公立医院氟尿嘧啶类用药市场已超过了13.15亿元,同比上一年增长了3.95%。替吉奥是这一类药物中的领头羊,占据了50%以上的份额。
替吉奥是氟尿嘧啶衍生物口服剂,由替加氟、吉美嘧啶和奥替拉西钾组成。1999年日本批准日本大鹏公司研制开发的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随后扩展用于头颈部癌症、结直肠癌和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目前,绝大多数治疗胃肠道肿瘤的标准方案中均包含氟尿嘧啶及其衍生物。临床证明,替吉奥是安全有效的抗癌药物。在晚期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化疗中,有80%以上的病例使用替吉奥,治疗有效率达44.6%。
日本大鹏的替吉奥胶囊已在中国注册,商品名为“爱斯万”。2014年,CFDA批准福州海王福药制药的替吉奥片剂注册后,国产替吉奥已由山东新时代药业、齐鲁制药、江苏恒瑞医药和福州海王福药制药等4家垄断。
据HDM系统数据显示,2015年国内重点城市公立医院替吉奥用药金额6.73亿无,同比上一年增长了6.55%。山东新时代药业的替吉奥胶囊“维康达”占据了47.72%,江苏恒瑞医药的替吉奥胶囊“艾奕”占据了22.34%,日本大鹏药品的爱斯万占据了15.06%,齐鲁制药的替吉奥胶囊占据了14.73%。2016年一季度数据显示,江苏恒瑞和齐鲁制药呈现出持续增长态势。
卡培他滨抢仿热潮
卡培他滨是瑞士罗氏公司开发的新一代口服氟尿嘧啶类抗肿瘤药物。1998年4月获得FDA批准上市,商品名为Xeloda(希罗达),适用于不能手术的晚期或转移性胃癌的一线治疗;1999年11月进入中国临床;2013年9月16日,FDA批准梯瓦的卡培他滨口服化疗首仿药在美国上市。卡培他滨在中国的专利于2013年12月17日到期,从而带动了国内卡培他滨的仿制市场。
随着国内卡培他滨仿制热潮的掀起,2012年江苏恒瑞医药股份卡培他滨片剂率先获得注册;2013年12月CFDA批准齐鲁制药卡培他滨片剂的注册,2014年12月批准正大天晴药业集团的卡培他滨片剂的注册。迄今为止,国内由一家进口药、3家国产药垄断了卡培他滨市场。
据HDM系统数据显示,2015年国内重点城市公立医院卡培他滨用药金额5.37亿元,同比上一年增长了4.24%。随着国产卡培他滨的上市,逐渐打破了希罗达的一统天下。
2015年国内重点城市公立医院市场中,罗氏公司的希罗达占据了83.15%,江苏恒瑞的品牌“艾滨”占6.95%,齐鲁制药的品牌“卓仑”占6.88%,正大天晴的品牌“首辅”占据3.01%。2016年一季度显示,进口药所占份额已下滑9个百分点,而3个国产品牌处于全面增长的局面。
靶向治疗药物施展威力
《柳叶刀肿瘤学》杂志报道,迄今为止晚期胃癌患者预后较差,仍缺少一些有效治疗的新方案,治疗需求远未被满足。目前,胃癌药物治疗市场的靶向药物是罗氏曲妥珠单抗、江苏恒瑞阿帕替尼。
2010年10月,美国FDA批准了罗氏/基因泰克公司的曲妥珠单抗联合由氟尿嘧啶和顺铂或卡培他滨和顺铂用于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过度(HER2阳性)胃癌。2012年CFDA批准曲妥珠单抗用于HER2阳性转移性胃癌的一线治疗,使晚期胃癌治疗有了新的选择。但是胃癌HER2阳性率差异很大,一般认为仅占胃癌人群的20%左右。因此,对于靶向治疗药物的开发仍是重要的课题。
2014年10月17日,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国家1.1类新药“甲磺酸阿帕替尼片”获批上市。从而使胃癌靶向治疗药物领域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在肿瘤治疗领域创新发展方面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
阿帕替尼是全球第一个在晚期胃癌被证实安全有效的小分子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也是晚期胃癌标准化治疗失败后,疗效最好的单药。同时,阿帕替尼是胃癌靶向药物中唯一的口服制剂,将极大地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阿帕替尼是一个全新小分子靶向药物,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从而作用于癌细胞,能够显著延长晚期胃癌患者的生存期,同时大大减低患者费用。阿帕替尼是国家“十一五”、“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恒瑞公司拥有4 项发明专利,其中2 项全球专利。
据HDM系统数据显示,2015年国内重点城市公立医院胃癌靶向药物市场达到了5.88亿元,同比上一年增长了28.89%;新上市的阿帕替尼销售额为5842万元,取得了良好的开端。
随着江苏恒瑞阿帕替尼的问世,胃癌治疗市场已形成了阿帕替尼、卡培他滨、替吉奥、奥沙利铂、伊立替康和多西紫杉和曲妥珠单克隆抗体等新的组合格局,使胃癌和晚期胃癌患者有了希望。
抗肿瘤药物是一个炙手可热的品类,在人体差异性、种族差异性和不同肿瘤特点等多种因素影响下,远远不能满足治疗市场的需求。多种药物在各类肿瘤和不同阶段的治疗中发挥着特异性的作用。随着全球新药研究开发进程的不断加速,临床用药日趋完善,尤其是抗胃癌、肠癌靶向药物已成为砸向世界医药市场的重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