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的十一月,南宁硕果累累,第十四次全国医学遗传学学术会议于11月1日在美丽的广西南宁市顺利开幕。大会由中国遗传学会人类和医学遗传委员会主办,广西妇幼保健院(广西出生缺陷预防控制研究所)承办。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党委书记张学教授主持会议
大会开幕式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党委书记张学教授主持。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曾溢滔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贺林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副校长金力教授,广西卫生计生委副主任梁远、山东大学医学院院长龚瑶琴教授、广西妇幼保健院院长郑陈光出席开幕式。
广西卫生计生委副主任梁远致辞
广西卫生计生委副主任梁远在会上致辞。梁副主任代表广西卫生计生委对会议的如期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广西卫生计生事业,指导广西医学遗传学的建设与发展,助推广西人口素质的提高作出积极贡献的院士们、专家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梁副主任表示,“这次学术交流,院士们、专家们的科学思维、精端技术,将为广西进一步深化出生缺陷预防控制能力注入新机,也为拓展广西与兄弟省份在科学预防控制出生缺陷领域搭建合作交流的平台。这次学术交流,必定会有力推动全国遗传疾病诊断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必定会有力推动全国符合实际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队伍的建设与成长,也必定会有力推动广西遗传疾病诊断领域的技术队伍建设与成长,定将为广西科学预防控制出生缺陷,提高广西人口素质,服务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本届会议的主题是“推动基因组医学的临床应用”。大会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曾溢滔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贺林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副校长金力教授等26位国内外医学遗传学领域专家,就遗传病的基础研究、精准医疗、遗传咨询等领域展开学术研讨,以期加强国内外医学遗传学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促进我国医学遗传学专科的发展。
会场掠影
据悉,随着现代基因组学的发展和进步,各种高通量测序技术逐步应用于临床,随之发展起来的精准医疗也成为研究的热点,同时,临床遗传咨询的需求越来越大。与会代表纷纷表示本届会议的举办意义重大。
与会人员合影
主论坛精彩报告分享
《转基因动物与生物医药产业》曾溢滔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在第十四次全国医学遗传学学术会议上,上海交通大学曾溢滔院士给与会者带来了《转基因技术与生物医药产业》的精彩演讲。曾院士从研制牛乳汁中表达人凝血因子IX的方案设计、方案实施、功能检测、产业化等整个流程,阐释了转基因动物在生物医药产业的优势、现状、限制因素及其未来发展趋势。通过转基因克隆技术,用乳腺特异性表达启动子,将医用相关蛋白或因子在乳腺反应器中表达;分离纯化乳汁中的目的蛋白,分析该蛋白的理化性质、生物活性,最终应用于临床治疗。曾院士表示,通过转基因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药物蛋白是一种理想的制药途径;同时,也还需深入机制研究,明晰核移植胚胎重编程机制,提高转基因技术应用于生物医药产业的成功率。
《遗传变异与精神分裂症的遗传易感性》贺林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精神分裂症是最严重的精神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目前仍未阐明。在本次会议上,贺林院士介绍了他们团队和国内其他学者在精神疾病方面国际前沿的高水平研究成果。研究者们利用我国丰富的研究样本,发现中国成年人的精神分裂症发病率随着自然灾害暴露、怀孕期暴露等因素密切相关。同感表观遗传学研究发现饥荒人群和非饥荒人群甲基化水平有显著性差异,通过动物实验同样得到了证实;基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应用,精神分裂症致病基因的有效位点定位在1号和8号染色体上,中国人群通过GWAS研究贡献率约5%左右,对于深入的机制研究还有赖于动物模型研究。贺林院士在最后提出期望,希望中国学者在国际精神疾病学术机构中拥有一席之地,具有一定的话语权,能把握全球疾病资源的利用。
《先天性心脏病不同亚型的特征遗传变异谱分析》
王红艳教授——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
王红艳教授的研究团队通过末端基因测序的方法对412例散发性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与213例对照的基因进行分析,筛选出与先天性心脏病相关的基因252个、SNV 1782个,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不同亚型的先天性心脏病存在SNV和信号通路的特异性,其中圆锥动脉干畸形与Hedgehog/Cilia、Nortch、TGF-beta、Wnt等信号通路相关,室间隔缺损与转录因子的信号通路相关,这些发现为我们理解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基于二代测序的遗传病诊断快速分析策略》沈亦平教授——哈佛大学波士顿儿童医院基因诊断研究室研发主任 麻省总院人类遗传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特聘教授 广西妇幼保健院遗传代谢中心实验室特聘主任
随着基因组学及NGS技术的迅猛发展,临床遗传学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也面临众多机遇和挑战。在第十四次全国医学遗传学年会上,沈亦平教授从遗传病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整体阐述了基于二代测序的分析策略,指出了国内需要培训大量临床遗传检测、咨询及研究人员,并建立各种检测技术平台和数据库。沈教授还从基因注释、确证、分析流程、表型规范用词、变异分类及临床解释等方面作了详细的应用讲解,具有高度的前沿理论和实际指导意义;同时沈教授也强调了在分析变异位点时要透彻理解、应用ACMG指南标准,为我们在二代测序后的基因分析作了很好的诠释和指导。
《通过遗传编辑改变三维基因组及基因表达模式》
吴强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癌基因及相关基因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
DNA在细胞核中被有规律地“组织”起来形成立体的三维结构,这种组织结构提供了基因表达调控及细胞发育与分化的结构基础。但这种复杂却很有规律的三维结构是如何被建立起来的呢?吴强教授团队发现,一种被称为CTCF的绝缘子结合蛋白识别其靶向DNA序列是具有方向性。这种蛋白质识别DNA的方向性决定了染色质环化的方向性,从而形成染色质高级拓扑结构域,进而“辅助”一维线性的DNA元件“自组装”成立体的三维基因组,并调控基因表达。利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通过原位反转CTCF位点,发现在原钙粘蛋白基因簇中,CTCF蛋白识别其靶向DNA元件具有方向性。这种蛋白质识别DNA调控元件的方向性,决定了染色质高级拓扑结构域的建立和增强子与基因启动子的特异性相互作用,并影响基因的时空表达模式。利用计算生物学方法发现,这个一维基因组线性DNA序列决定三维基因组高级拓扑结构的自然规律在整个人类基因组中具有普适性。这一研究阐明了从一维基因组线性DNA元件“组装”成三维基因组立体拓扑结构的自然规律及其调控基因表达模式的分子机制,使我们认识三维基因组结构迈开了第一步。
《人群健康大型队列数据研究》
金力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 复旦大学副校长
大型队列研究是一种针对数十万人群,在数十年内针对人群健康状况和疾病尤其是慢性病进行追踪、随访和相关研究,以揭示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病因学研究方法体系。随着时代进步和科技发展,队列研究已被赋予了新的价值和意义。在本次遗传学学术年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副校长金力院士围绕国际上大型队列研究发展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国家大型队列研究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生动的阐述。同时探讨了我国目前大型人群健康对列研究的优势及不足之处,并以泰州人群健康大型队列研究为例,提出了建立人群健康大型对列研究要区别与于传统的流行病学队列研究,希望要以精准医疗为目标,实行行业、科研等各层面一体化,共同搭建大队列、样本库、数据库及其知识库共用的信息共用平台,为医院、研究机构提供科学信息,为实现我国医学和生命科学的发展和超越,早日面向临床,让民众早受益。
《泛素连接酶复合物CRL4B介导的表观遗传学修饰》
龚瑶琴教授——山东大学医学院院长
CUL4B为Cullin4B-Ring E3泛素连接酶复合体(CRL4B)的支架蛋白,在多项生理、发育调控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龚瑶琴教授介绍了关于CUL4B的最新研究进展。龚教授研究团队发现CUL4B可作为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的负性调节因子 ,在造血系统髓源性抑制细胞中,CUL4B /AKT/β-连环蛋白 组成的信号通路是被抑制的,条件性敲除CUL4B后可显著提升髓源性抑制细胞的活性。龚教授团队的研究阐明了CUL4B作为肿瘤抑制因子的作用机制并为将来的临床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ABCA1基因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相关性研究》
杨正林教授——四川省人民医院副院长
青光眼是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第十四次全国医学遗传学学术会议上,杨正林教授详细介绍了青光眼的分类、病理特征及发病原因。杨教授指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POAG)中约5%由单基因突变导致,而大多数是多个基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杨教授研究团队采用GWAS策略发现ABCA1基因上游调控区有多个遗传变异与中国汉族人群POAG的发生相关,该发现在欧洲人群和澳大利亚人群中也得到了验证,进一步通过细胞表达及小鼠模型等功能实验初步阐明了ABCA1基因在POAG发生中的作用机制。这些发现为POAG的发病机制研究及治疗提供了很好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罕见内分泌代谢疾病:分类和诊治》
宁光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
宁光教授通过介绍罕见内分泌代谢病CYP11A1复合杂合突变携带者的发病机制,强调了遗传学及组胚学对于临床医生诊治内分泌代谢病的重要性;同时提出根据分子分型可将遗传性内分泌疾病分为细胞分化、激素合成与作用、肿瘤形成等三类,并对各种分型进行了丰富的病例介绍。此外,对于少见内分泌代谢病诊断,宁教授提出临床医生应结合激素组学、影像组学、症状组学、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进行多方面综合考虑,为内分泌代谢病的临床诊治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指导。
《线粒体遗传病研究进展》
黄涛生教授——美国辛辛那提儿童医院教授 线粒体病中心主任
本次大会上,黄涛生教授介绍了线粒体病临床诊断和研究的复杂性,同时结合三个线粒体病家系中发现SLC25A46、NAA10、NASR2等新致病基因的研究,总结出了一套研究线粒体病的有效策略,即首先从临床症状入手,然后采用NGS筛选相关突变基因,再构建相应基因敲除动物模型和iPS细胞模型,最后通过生化指标、代谢功能以及细胞分化能力等方面验证突变基因对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从而为线粒体疾病的治疗方案提供理论基础。
(遗传代谢中心实验室 宣教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