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精准医疗背景下,利益相关者如何携手?

2015-07-21 06:00 · 李亦奇

7月16日,由CHC主办的2015第二届中国IVD产业投资与并购CEO论坛在上海明天广场JW万豪酒店胜利召开。大数据精准医疗背景下,利益相关者如何携手?来自illumina、君联资本、华大、软银中国等大咖各抒己见,表达了自己对整个精准医疗产业的一些前瞻性观点。

7月16日,由CHC主办的2015第二届中国IVD产业投资与并购CEO论坛在上海明天广场JW万豪酒店胜利召开。来自全球IVD产业的专家学者、产业领袖、资本大佬和关注IVD发展的社会各界有志之士100多人欢聚一堂,就中国IVD产业投资与并购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专题讨论。


在下午的“CEO圆桌讨论:分子诊断与精准医疗”的panel上,德国凯杰公司亚太区总裁施晨阳作为主持人,抛出了“大数据精准医疗,利益相关者如何携手?需要的政策框架是什么?”的议题。来自illumina中国区总经理赵瑞林、君联资本(联想投资)合伙人蔡大庆、美国DiaCarta创始人&总裁张爱国、华大医学执行总裁尹烨、软银中国资本合伙人刘缨等大咖各抒己见,表达了自己对整个精准医疗产业的一些前瞻性观点。

首先,来自illumina中国区总经理赵瑞林表示,illumina给中国用户的感受一直是“高大上”,而事实上illumina希望在中国能够更加market access,不仅仅是希望提供上游的仪器服务,更致力于“接地气”路线(不应该只把中国作为销售测序仪的区域),而希望与更多的中国本土企业进行深度合作;

而来自君联资本的蔡大庆则表示,尽管君联资本前称“联想资本”,而事实上该资本从2008年就开始投资医疗健康,其投资的“金域检验”被称为中国的“Quest”,其在2011年贝瑞和康仅有10多人的情况下就进行了早期投资。总的而言,君联资本的风控能力较强,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也比较强,更倾向于早期产品的投入。未来5到10年,糖尿病将是一个国人的“灾难性”疾病,因此在投资方面,君联不仅限于投资粪便、尿液、DNA方面的检测,还比较侧重在糖尿病早期诊断方面的投资。

同样来自投资机构的软银中国资本合伙人刘缨则表示,其所在的机构因在医疗机构的团队只有5到6人,不太敢投非常早期(尤其是声称“最创新”、“最先进”)的项目,这些技术需要通过专家认证、市场教育等一系列的前期工作,等到真落地时未必就是一开始说的那回事。

美国DiaCarta创始人&总裁张爱国放弃了在美国企业的优厚待遇回国创业,其坦言,创业过程中首先最艰难的问题时“缺钱”、而后是“产品”,再次就是“市场”。利用科技创业,整个行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即来自“基础科研水平”的挑战,尤其是一些技术的应用(癌症诊疗领域),需要10年甚至20年才能看得出效果。

华大的尹烨则表示,现在整个IVD行业被奥巴马的“精准医疗”计划催生得特别火热,殊不知10年后,究竟谁能提供最先进的检测技术现在还不确定。在当下的IVD行业,以分子诊断为例,企业面临的较大困难即是中下游企业的拿证问题、样本的异质性。

取样取证的困难性是最大挑战,不仅需要CLIA认证,还需要LDT模式

在美国,只要通过了CLIA认证,第三方实验室就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开发各种新的诊断试剂或服务,并在市场上推广。

LDT(Laboratory Developed Test),即实验室开发诊断试剂监管模式,LDT模式可实现临床实验室检验结果的质量保证。这样既能控制风险,又能加速新技术的临床应用。这样一来,政府不必应接不暇地对每个新应用做出回应;而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及时得到新的诊断服务。

在美国,若没有CLIA实验室机制,新技术只有通过FDA才能进入临床,LDT可以在没有FDA的批准下,即在实验室范围内提供分子检测业务以指导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