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底,奥巴马政府向国会递交了“精准医疗”项目2.15亿的预算,近日这项预算获得了美国两个政党支持。谈到“精准医疗”项目的核心正争议点,即整合不同医疗机构的数据库,共享数据用于生命科学的前沿研究,从而提高医疗健康水平。
生物探索网站之前有报道,“精准医疗”项目为NI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分配了1亿3000万美元的资金用于首批志愿者的招募和测序。而现在的问题是:在美国,除了一些医疗机构可以在做群体的基因测序,还有许多的中小型企业也涉足了这项业务,甚至包括在2013年曾被FDA警告和监管的23andMe公司。所以想分享NIH这块资金蛋糕的机构之多。
倘若按照往年的惯例,NIH极有可能直接将这件事情交给公立的医疗机构去做。不过今年,NIH将成立一批由首席技术官(CTO)组成的科学与技术政策办公室,在招募数据分析师的同时也允许行业内的企业家、工程师、数据科学家等共同参与到该项目。
拥有数据的王者,才是NIH蛋糕的最大赢家!
根据医疗信息服务商Rock Health的数据,2014年美国移动医疗投入资金超过40亿美金,这是2013年的2倍之多。
一位在加州叫做“Mountain View”基因组数据云端分析公司工作的人士表示:数据是硅谷的基本法则,像Facebook 、Google等运用数据起家而成为了硅谷里一道亮丽的风景。此外,基于云端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中小型的企业在也都在通过相互协作的方式共享数据库收集,并进行解读,且越来越多的企业对与医疗健康相关的数据感兴趣,例如像Instagram、Angry Birds以及一些健身APP,他们不仅鼓励人们试图通过数据分享来引领健康生活,而且还可以跟踪人群(尤其是老年人)的身体状况。
一群CTO组成的科技智囊团将助力NIH共享数据库idea
首席技术官(Chief Technology Officer,CTO)一词最早由Advisory Board公司的总经理Aneesh Chopra提出,Advisory Board公司随后由Athena Health的联合创始人Todd Park接手,现在由谷歌公司的老将Megan Smith管理。
近日,奥巴马将一批由数据科学家组成的小组请到了白宫,组建的美国科学技术政策办公室,其成员包括大量的技术老将、作为白宫最近提出的“精准医疗”计划的协调者,他们大致代表了移动医疗这个社区群体。
因此在颇受质疑的“共享数据库”议案中,NIH的想法很有可能得到落实,本周NIH会将各方代表组织在一起,讨论群体划分、数据集成、移动医疗等技术。与会的代表除了像Peter Tippett 、Dixie Baker等行业资深顾问外,还有许多科技公司的加入。Google公司、苹果公司、因特尔公司、23andMe以及 PatientsLikeMe都拿到了入场券。
NIH的不断变革过程 从面向企业到面向患者
早在2009年,NIH在推出太空项目(space program)时产生了国有企业与私企的联姻的想法,以帮助科学家将生物医学实验送入太空。此次NIH此次除了指派给其本身的下属部门,还邀请了许多来自学术圈及科技圈的人群,并且这只是个开始。
另外NIH最大的变革是,该项目还邀请了许多患者代表参与。决策者们发现,受研究领域的局限,像过去仅仅召集一些著名的学术领衔者往往会忽视项目落地时面临的挑战。而让患者参与的方式能够助力寻找最佳的治疗方式和手段。
此外,在此次谈判中,应该没有比“生物狂人”Craig Venter创立的长寿基因公司更吸引人注目了, Craig Venter 一直有些质疑和蔑视“精准医疗”项目毫无创新性,他使用7000万美金(比“精准医疗”项目分配给NIH的资金多一半)仅用一年的时间就整合了自己的健康数据库,并挖走了谷歌翻译的首席科学家、优秀策划者Franz Och。
不过话说回来,我们相信“众人拾材火焰高”的道理。当NIH将所有机构的力量整合起来,数据或将发生从量到质的变化,这将是非常鼓舞人心的。精准医疗项目的变革,尤其是对共同整合数据的变革,毫无疑问这将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事实上,私有企业早已认识到这一重要性,因此他们私下里会成立一些数据联盟。
中国未来是否有“共享数据库”的可能?
带着这个疑问,生物探索的编辑在近日采访了生物信息大数据界的新星罗奇斌博士,他表示接下来几年中国基因数据的积累会出现井喷式增长,国家对于基因数据的存储、管理和应用会逐步出台相关的政策来规范行业和市场。
在谈到对于基因数据的归属问题,基因数据分析使用的云计算资源安全性等问题时,他认为这将是未来社会需要解决的至关重要环节。只有规范这些环节,制定相关的政策,统一基因数据应用的标准,我国才会出现健康发展的“基因数据共享”平台。
推荐阅读:Good News: NIH Discovers Data Scientists -- And Private Sec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