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面对面:医疗大数据的落地应用与价值实现

2014-09-22 14:09 · GaryGan

如果说哪个行业从分析大量不同来源的数据中受益,那一定是医疗,因为医疗行业早就遇到了海量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的挑战。然而如何地将这些海量的数据精准化与结构化,使其早日地落地应用,并实现“以患者为核心”的价值,从事医疗器械不同产业价值链的大佬们在本文给出了他们的见解。


今年由于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也将不断用于医疗行业。由苏州生物纳米园(BioBAY)主办的2014中国医疗器械高峰论坛(DC2014)的压轴专题分会,多位医疗与信息化相结合的业界专家,带大家一起展望医疗大数据的创新实践和市场,讨论医疗大数据的落地应用与价值实现。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助理、信息中心主任刘帆为在其“医疗大数据的创新实践和市场展望”中表示:医疗大数据还处于初级阶段;由于过去的系统与子系统的庞大,数据的产生是无序的;而随着医院信息化发展20年,我们要做的不仅是临床数据化(主要是以部门为核心),现在急需要改革的是“以患者为核心”的医疗数据信息化。

如果说哪个行业从分析大量不同来源的数据中受益,那一定是医疗。在电子病历系统、图片系统、电子处方软件、医疗索赔、公共卫生报告、新兴的健康应用、移动医疗设备及医疗产业中,充满了等待被使用的数据。

对于一个急于寻找方法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并提供更好治疗的行业来说,分析这些数据是意义深远的。成效一定会有,但从不同的、专有的系统中获得数据,却是一个繁琐的过程,对于一个公司来说,相当于不可能。

从以上几个问题出发,江苏优聚思信息技术总裁许正主持了一个主题为“医疗大数据的落地应用与价值实现”的讨论分会,参与者依次为代表医疗信息化的重要参与者——苏州麦迪斯顿医疗副总裁、市场总监耿茜女士;代表苏州等二线城市有一定针对人群的综合三甲医院——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信息设备处处长朱晨;代表北上广一线城市的超大型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助理、信息中心主任刘帆;代表海外高端的肿瘤路线的医院——泰和城医疗集团李斌博士。

李斌:精准与结构化的数据才能提示患者的更多信息

现在对大数据的定义有很多种:首先强调的是它的大,但是大到多少呢?有的说是超过现有的常规的软件、硬件存储水平的叫做大。

亚马逊说超过一台计算机存储的就叫大数据,我们不必说非常拿怎么样的定义来框定数据。关键是这里面强调的是对数据价值的挖掘以及怎么利用?

关于数据怎么用这个话题,很多人每当提到“医疗大数数据”,都会讲到非结构化数据。在其他领域,也许是非结构化数据;然而在医疗领域,我们更强调结构化方式。

原因有两点:第一是我们医疗信息化1979年开始,到现在已经近50年了。我们在做的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把医疗数据从非结构化变成结构化。另外一方面就是包括影像和电子病历为什么要结构化?因为在医院,结构化数据意味着精准。 如果你想在医疗当中、非精准的数据谁敢用?

所以我觉得所有的数据都是精准的数据结构化的数据,才能提醒患者的更多信息。

北大医院建立了70多个词典:这是为了标准化;因此我认为:在医院数据里,我们首先还是强调对结构化挖掘,再一个就是整合!另外,还讲到大数据,就是超出医院之外。比如在健康领域,健康管理方面,没有一定的方向。

在关于医疗大数据方面,很多人在谈要创业创新;但是我们所有创新的公司现在有哪一家能拿到全面的大区域的数据呢?

其实是很难拿到,一方面我们创新公司有自己的技术、算法和模型。假使不到原始数据,怎么去验证数据?

所以我想举一个例子,就是我们手机上有一个叫”讲坛医生“能做自我诊断的应用,比如说关节疼、肩膀疼等;它会一步步引导你往下走——到底是创伤性的还是风湿性的?还是其他脏器引起的?然后它会带领你自己诊断,然后你大致知道怎么回事,然后它会引导你到医生那里去……

大家看这个很简单,但是它后台其实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它是美国FDA开放的一个通过验证的从表象到结果的30万的数据库。从这我们可以看到,当政府把数据开放之后 很多创新都会出来。

现在FDA开放了300万病例不良反应数据库,供大家从中发掘出东西来。在这我想强调的第二点是说,大数据在产业医疗这一块除了需要政府制定法规政策之外,另一方面因为政府掌握了大量数据,希望在这一块政府能在不影响国家安全的前提下,适当开放数据,能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谢谢大家!

朱晨:面向管理 、面向临床、面向患者的器械和大数据结合

大数据并不是新的概念,是很早之前就有的。以前是信息爆炸, 现在是数据爆炸。

最新资料显示:在医疗器械这一块近18个月的数据已经超过过去五千年的数据。

我是在医院信息设备处工作,有医疗信息的管理和医疗设备的管理的数据。从个人来讲,从患者临床角度来看器械和大数据结合要有三个面向:面向管理 、面向临床、面向患者。

从患者角度怎样和大数据结合,我的观点与刚刚李博士的相似,我们应该尽可能的将病人的健康记录的区域做大、做广,最好延伸到全国。

对于当下炒得很火的可穿戴设备,其关乎到市场准入问题:医疗要用到大数据必须是可信度高的、准确的数据;然而现在市场上的很多可穿戴设备 ,能否达到FDA规定的数据标准,我个人表示很怀疑。但是这是一个方向因为将来的数据的人工采集是医疗器械厂商介入的一个大好机会。但是监管需要怎么做 而且需要一个客观的评价 大的机会 但是监管需要怎么做 而且需要一个客观的评价。

耿茜:可考虑投资做数据分析与建模的公司

由于我自己在医院做,所以对医院有一点了解。 自己也作为患者, 能够感受到患者在想什么,然后同时也跟医疗设备厂商、医疗信息化接触。因此我认为整个大数据的价值链分为三段:第一段是数据的来源(或产生的源头)设备厂商就是这个源头;第二段是要把设备产生的所有数据转化、 存储, 这一段是信息公司来做的;第三段是做数据分析和利用, 如果是投资公司,可以考虑投资这些做数据的分析、建立数据模型的公司。

做好大数据的价值链的一些建议:对数据源头产生的设备厂商,你们在做设备时要考虑如何让设备出来的信息,让信息化公司所用,不管是结构化、 还是人家读取的数据,只有为用户所用才能产生价值。还有一点建立数据的模型和数据分析时,可以试着去研究一下医生的开药习惯、诊断习惯。

刘帆:了解对方的痛点是关键

我觉得现在医疗器械不管是做硬件的、还是做软件的、 都是供方, 需方是医院、供需双方希望做交易,因此你需要了解对方的痛点是什么?

医院的痛点的有三个: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是最大的痛点。

其次是医疗服务(大家都说医院三长一短:看病时间最短,其他时间最长),传统就医模式造成了患者服务不能满意,那么我们如何通过一些设备、方法、比如现在做的互联网金融、微信支付及自助机结算,这些都是谋着医院在患者服务的痛点。

第三个痛点即医院是一个企业经营化的事业单位。因为从目前来讲,医院所有财政支出基本是靠自负盈亏。那我们在一方面提供前台服务的同时,还有一方面后台运营管理,医院跟一个公司及制造业的管理其实是没什么区别的。

综上所述,站在医疗器械设备商的角度,了解对方 的痛点即是“抓住医院的痛点”,并为他们提供能够解决其痛点的服务,才是今后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