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4日,中欧第十届中国健康产业高峰论坛在上海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为"健康产业,健康发展"。以下是本次论坛与会嘉宾的精彩发言。
庄一强:中国医院协会副秘书长
现在很多民营医院,有些叫盈利性医院,有些是非盈利医院,非盈利医院有些是商业资本投资的,通过关联交易把钱拿出来,享用了非盈利医院一些好的政策,本来大家对民营医院的印象不是很好,还有些人通过各种渠道来进行这样的获利。所以,怎么样区分好盈利和非盈利?有人宣称我们是非盈利的,不以赚钱为目的,但是实际上他们在赚钱。要理清楚这个观点的话,要从几个步骤来。
第一步,分清楚资本的性质,什么叫资本的性质?商业性资本不盈利是假的,它的盈利是天经地义,它要是不赚钱你可别相信它。第二个资本是慈善性资本,它说不赚钱,可能真的不赚钱。由于商业资本的性质决定它的趋利动机和慈善动机,如果从这点上来,我们就要分清楚最后,看输出是怎么样,如果商业资本,比如一个企业要投医院,只能头盈利性医院,如果企业想投非盈利医院怎么办?必须建一个非盈利基金,或者慈善基金或者类似台湾的财团法人,不盈利的基金投资一个不盈利的医院,大家就会比较放心,有点像嫣然天使基金,如果有一天李连杰的壹加壹基金,如果投资一个非盈利医院,李连杰肯定不会拿去分的,我们就会比较放心。
如果这个观点成立以后,非盈利的私立医院和公立医院实际上是同盟军,他们就是为广大的社会化的这种慈善来做事情。这个就应该在政策上跟视同于公立医院。香港就是公立医院和非盈利的民营机构是一视同仁,视同公立医院的管理和待遇。
这种做法其实它的范围已经超越了卫生系统的范围,它涉及国家的财务系统、财政系统、卫生系统、民政系统、人力资源系统,甚至是国务院法制办,就是法律法规,像台湾的长庚医院是由台塑投资的,不是直接投,而是投资了长庚医学基金,然后再来投长庚医院,所以长庚赚再多钱也不能返回给台塑。我们慈善机构怎么管理,比如教会办的民营医院怎么管理,包括民政部门,比如扶贫、救济怎么办,包括人社、医疗卫生,这个是我们整体必须是国务院层面甚至是全国人大层面来立法推动。当然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我们官办的慈善机构,包括像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红十字会,它们要建立慈善机构NGO的社会公信力,才能达到我们非盈利医院的健康发展。
我说的非盈利不是不要赚钱,它是不以盈利为目的,赚了钱股东不能拿去分,只是放在机构里再投资,非盈利机构也要赚钱,NGO也要赚钱,至于台湾的是不是这样,这个就要加强监管,里面有没有关联交易,有没有利益输送,这个要加强监管,但是从根源上来说,很多人捐钱给慈济,慈济可能赚很多钱,但是没有一个人把慈济的钱拿来分给个人,这是一个社会性的机构,社会性的企业,这样有利于公民社会的发展和前进。
我们现在鼓励大量社会化办医,但是放眼一看,社会化办医最积极的都是商业资本,当然不是说商业资本进来不好,商业资本进来也很好,但是它可以解决看病贵看病难,始终解决不了看病贵的问题。如果把医院分成三类,公立一类,私立公益性一类,私立的盈利性的一类。这样就医的态势才会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