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4日,中欧第十届中国健康产业高峰论坛在上海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为“健康产业,健康发展”。以下是本次论坛与会嘉宾的精彩发言。
发言人:卢瑞芬 台湾长庚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研究所及医务管理学系教授
台湾的全民健保,目前在国际媒体是最受注意的一个制度。我们的健保是以单一支付者,在市场上独买独卖全民健保。目前我们筹措的是来自薪资税,2%的补充保险费,是根据非薪资所得的六类,这些都会算在里面,所以它的财务来源是这个部分,这个改革是去年开始的。本来是因为财务上有很大的困难才会做了这样的改革,以制度来讲,做这个单一保险人的制度主要是为了加强它的市场力量,用这个控制医疗费用,所以台湾在全民健保的支付制度上非常的创新,只要全世界有做过的,台湾都会拿来试试看。
目前台湾的整个医疗费用占GDP的比例是6.62%,一部分是来自于全民健保的贡献,有一部分是政府的,有一部分是民众支付的部分,所以这是我们健保的一个特色。我们如果看到服务业的部分,我们就发现其实我们65%的床数是在私部门,85%的医院家属也是属于私营部门,我们是私营部门比较发达的,这跟全民健保的发展有很大关系。如果我们用商学院的个案研究讲全民健保的话,它的决策点我觉得有两个是比较重要的,第一个就是台湾为什么决定做全民健保,台湾开始讲全民健保是在1980年代,是我们经济最好的时候,GDP有8-9%的成长,企业部分的营收有10%的成长空间,政府就想为民众做些事情,当时的民进党就看到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就率先做这个全民健保,这是一个选举的时候必选的口号,所以这个是非常豪迈的政策,尤其是效果上来讲。
第二个决策点,为什么台湾会走单一保险人,单一保险人制度并不多,除了加拿大以外,大部分的国家都是做多重保险人。在我们看台湾做单一保险,原来有农保、工保,用市场力量改革支付制度,有办法跟医疗协调协商。基本上台湾做全民健保在单一支付者制度发挥了很大的市场效应。
最后分享一下产业的影响。我们可以想像到,当民众有了保障的时候,也就是实质所得增加的时候,根据我们过去的研究,消费会增加,但是储蓄会下降,储蓄下降的原因是不需要为自己存钱。消费两个部分:一个是自费市场非常蓬勃,其他部分就是附加保险,台湾的医疗保险部分除了全民健保,附加险就是保你不保的地方,占全国医疗的总费用,从没有健保以前的3%到现在的15%,有15%的钱是来自于附加险,是架在人寿保险上面,你买人寿保险才能买附加险,所以人寿保险公司非常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