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建筑行业的“共同语言”:
拜耳材料科技支持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提出的“制定衡量建筑物碳足迹的共同方法”承诺努力减少建筑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2009年12月23日,勒沃库森——作为拜耳股份有限公司的子集团、全球建筑业材料的杰出供应商,拜耳材料科技支持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提出的制定全球一致的持续建筑碳排放度量标准。该提议将为衡量建筑物的温室气体排放以及能效提供一种共同语言。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可持续发展建筑和气候倡议》(SBCI)发布了一份题为“建筑与气候变化——决策者概要”的报告,表示节能建筑可以显著减少引起气候变化的风险。该报告呼吁应将建筑物列入本月在哥本哈根召开的COP15会议所提出的所有减排声明中。
拜耳材料科技首席执行官唐佩德(Patrick Thomas)表示,作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可持续发展建筑和气候倡议的一员,拜耳材料科技全力支持该报告的提议。唐佩德说:“设置共同的工具,共同的语言,将首次为衡量建筑物的气候足迹提供一个国际性的一致方法。过去六十年来,拜耳材料科技一直参与节能工艺与产品的发明与生产。我们完全同意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可持续发展建筑和气候倡议》的指示,并且很高兴地看到我们的生态商务建筑计划已纳入其商议范围。”
作为拜耳气候计划的一部分,拜耳材料科技于2007年推出了生态商务建筑的倡议。其中一个关键要素便是公司与供应商、建筑公司、建筑师以及地产开发商之间所建立的合作伙伴关系网络。拜耳贡献其专有技术和高科技产品,并由合适的合作伙伴参与其中,推动从低能耗和被动式建筑到零排放建筑等一系列经过能源优化的商业与公共建筑的定制施工解决方案。
关于拜耳材料科技:
拜耳材料科技是全球最大的聚合物生产公司之一,其2008年度销量达到97亿欧元(持续经营)。其业务范围主要集中在高科技聚合物材料制造及用于日常生活许多领域的创新解决方案的发展。所服务的行业主要包括:汽车业、电子和电气行业、建筑业及体育和休闲行业。2008年底,拜耳材料科技在全球拥有30家生产基地、约15,100位员工。拜耳材料科技隶属于拜耳集团公司。
合作开发先进的电解装置用于氯气生产,能够将氯气生产过程的能耗降低30%,相应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拜耳材料科技和中国蓝星(集团)签署合作协议,推动化工行业节能环保
2009年10月22日,北京—拜耳材料科技和中国蓝星(集团)于今天在北京举行的签约仪式上签署了合作协议,拜耳将向中国蓝星提供其创新的氧气去极化阴极(简称ODC),以集成到蓝星的氯化钠溶液电解槽中,用于氯碱工业中的氯气生产。拜耳材料科技中国区总裁柯尼希先生和中国蓝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白忻平先生代表双方签字
氯气生产是高能耗的过程。随着中国成为世界最大和发展最迅速的氯气生产国,拜耳材料科技和中国蓝星集团之间的合作将对氯碱生产带来巨大益处,其中包括可直接降低30%用电量和可间接降低等量二氧化碳的排放。目前中国从氯化钠电解氯气的年产量约2100万吨,以此计算,利用ODC工艺可将二氧化碳排放量每年降低多达1500万吨。因此,双方的合作也将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贡献。
拜耳材料科技一贯致力于利用科学与创新开发具有环境可持续性、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卓越贡献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我们特殊的ODC能使离子膜电解装置在更低电压环境下工作。这是一项重大技术突破,有效降低了氯气生产过程中的能耗,从而也间接地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我们的愿景是利用这样的技术创新帮助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拜耳材料科技管理执行委员会成员范翱赛博士表示。“通过与中国蓝星集团的合作,我们能够共同在中国实现这一愿景,帮助化工行业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蓝星是中国最成功的化工企业之一,蓝星从创立之初,一直在探索并通过创新来为节约能源,改善水资源而努力。蓝星所属的蓝星(北京)化工机械有限公司是全球主要的电解槽生产商之一,在中国市场占有47%的市场份额,在全球位居前三位。“我们致力于为中国化工行业提供最先进的电解系统,”蓝星(北京)化工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建军说。“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通过技术创新,我们已经将电解槽的能源消耗降低了30%,这次与拜耳科技合作,将ODC用于我们的离子膜电解装置,将进一步推动能源节约,为氯气生产提供非常高效且环保的解决方案。这样,我们将为创造更为高效、环保且可持续的中国化工行业作出贡献。”
氯化钠-ODC为抵御气候变化提供重要保障
氯气是化学品制造中使用最广泛的原料之一。从塑料到医药行业,很多材料的生产过程中都使用氯气。用传统的水银法和离子膜法生产氯需要消耗大量电能,其电能成本的消耗在氯气生产总成本中约占50%。
为应对这一挑战,拜耳的研发人员开发出ODC,用于氯化钠电解生产氯气的工艺过程中。实践证明,与传统的离子膜法或水银法技术生产氯气工艺相比,拜耳ODC的应用使氯气生产的耗电量大幅度降低。拜耳材料科技开展的试生产表明,与传统离子膜工艺相比,其直接总耗电量减少了约30%,间接减少了同等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使用这种技术,中国的化工生产厂家不仅可以降低能耗的成本,同时还能大幅减少造成气候变化的主要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拜耳材料科技和蓝星集团的此项合作,表明两家公司的郑重承诺,共同为推进氯碱产业的绿色节能生产做出贡献,从而共同应对气候变化以及由此而带来的生态和经济方面的挑战。